Loading...


主頁 >  關於中總 > 
- 掌握住屋數據 改善居住質素

政府應盡快掌握市民的住屋數據,成立全面的“土地資料庫”,並根據統計資料制訂相應政策,改善居住質素,還市民一個最基本的居住尊嚴。

 

本屆政府將土地及房屋政策視為“重中之重”的施政,透過多管齊下的措施增加房屋供應,積極幫助市民“上車”。同時亦先後推出多項樓市“辣招”壓抑樓價。然而,自2012年至今,本港樓價累積上升約五成,私人住宅售價指數不但逼近歷史高位,新落成樓宇更以“太空艙”、“劏房豪宅”等奇形怪式相繼出現,以致市民居所面積變得越來越小。

 

細單位落成量飈升

根據政府數據顯示,最新一手私樓單位潛在供應為93,000個,是自2004年以來最多;自2013年至今,政府累積售出92幅住宅用地,數目遠多於2006年至2011年間的54幅住宅用地。在政府連番“出招”下,樓宇供應量確實有所增加,但很可惜,樓宇供應量增加不但無法紓緩樓價升勢,反而衍生“蚊型”單位出現,以及人均居住面積持續下降,情況令人擔憂。

 

近年,本港小型單位佔新樓單位供應量比例大增。在2009年,新落成細單位佔整體落成單位僅5.2%。不過,今年首3季就有約2,500個細單位落成,佔總單位落成量兩成三,數字反映市民寓所越見細小。

 

居住面積不如監獄

行政長官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及同年3月訪問天津時,均提到政府需要透過長遠宏觀規劃,令港人"住得寬敞些"。三年過去了,情況不但沒有改善,現在更有惡化跡象。許多發展商紛紛推出只有百多二百呎的“蚊型盤”、“劏盤”,務求壓低購買門檻,吸引市民“上車”,亦可將平均呎價提高,增加利潤。最近,更有樓盤的最細單位面積只有128呎,甚至小於一個標準車位。早前,香港中文大學有研究發現,“劏房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僅47.8呎,比監獄囚犯倉的人均標準空間49.5呎都不如。對比其他已發展地區和國家,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的細小程度令人咋舌,更與行政長官的願景南轅北轍。

 

據統計,私樓的實用面積在過去32年平均只增長6%,本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79呎,比上海、台北、新加坡、東京等亞洲主要城市都要小。在這些城市中,台北的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大一倍有多。新加坡雖與香港同為面積較小的城市,但居民的居住環境比香港舒適得多。根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年報,組屋住戶人均居住面積可達298呎。現時,不少海外地區都已制訂人均居住面積的最低標準,並輔以不同的罰則及誘導機制。例如,英國政府上月初提出訂立法定的最低房間面積為不可小於約70呎,否則出租的業主將觸犯刑事法例。

 

成立“土地資料庫”

目前本港只有公屋才設有人均最低居住面積為75呎的標準,私樓卻沒有相關限制,以致近年新盤不斷出現越來越小的情況。問題的核心在於本港缺乏“人均居住面積最低標準”,政府又沒有正視港人居住環境狹窄的問題,直至現在都未見有具體政策出台,連早前發展局公佈《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時提出要令香港變成宜居城市的目標,都沒有提及人均居住面積目標。

 

既然政府連整體人均居住面積數據都未能掌握,還談甚麼制訂面積標準,令港人住得更寬敞?有鑒於此,我建議政府應仿效外地,制訂最低居住面積。政府亦應盡快掌握市民的住屋數據,成立全面的“土地資料庫”,並根據統計資料制訂相應政策,改善居住質素,還市民一個最基本的居住尊嚴。

 

應支持大規模造地

歸根究柢,今天本港缺地建屋的困境,源於過去10多年來都沒有大型土地發展項目落成。面對龐大的房屋需求,加上造地需時,政府只能利用並非理想及可持續的土地供應模式,例如“改劃土地用途”等“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的短期措施。長遠而言,政府應支持大規模的土地發展項目,例如新界新發展區、適當地填海造地、探討郊野公園用地的可行性等,在滿足發展需求之餘,還要建立土地儲備,讓土地供應量可因應市場變化而調節,避免重蹈十多年前停止造地的覆轍。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