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新闻稿
“中总论坛2024”探索香港优势与湾区机遇 (23/04)

香港中华总商会今天(23日)举办“中总论坛2024,以“增强香港专业优势 探索湾区合作机遇”為主题,邀请财政司陈茂波司长担任主旨演讲嘉宾,探讨环球经济局势与香港发展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担任专题演讲嘉宾,分别从宏观及金融角度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以及香港可担当的角色。

 

论坛并设对谈交流环节,邀请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及会长马骏、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主席张天祥、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主席苏绍聪、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及香港区首席合伙人张頴嫻,以及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香港科研製药联会会长吴珊,就香港专业服务业如何支援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

 

蔡冠深:大湾区可成新质生產力发展排头兵

中总蔡冠深会长致辞时指出,今年全国两会“含新量”特别高,政府工作报告涵盖多项新目标,尤其把“加快发展新质生產力”放在首位,展现中央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决心。香港可携手大湾区构建国际领先科研平台,在促进国家绿色金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支持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蔡冠深认為,香港必须用好金融、创科、专业服务的独特优势,发挥“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平台角色,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协同合作,扮演国家新质生產力发展的排头兵。

 

陈茂波:增加资本流动性利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

陈茂波司长亦强调,香港未来应聚焦发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透过提升金融竞争力,特别是不断丰富互联互通、大湾区理财通等内容,便利更多内地资金来港。上星期中证监推出五项支持香港资本市场措施,包括支持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对吸引更多国际机构投资者来港、增加本港资金流动性十分重要。香港必须大力拓展中东等地区的资金来源,让香港继续成為吸引国际资金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在金融业发展以外,特区政府对创新科技发展亦寄予厚望。陈茂波建议本港创科发展要加强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如深圳的合作,进一步开放人才、资金、数据等流动。面对全球產业佈局变化,香港必须进一步发挥专业服务的优势,特别是ESG管治,让香港发展成大湾区供应链管理及贸易融资管理中心。

 

王昌林:打造大湾区成世界级湾区和国际级城市群

王昌林教授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能补齐国家对外开放的短板、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西方国家遏制内地高新技术產业发展,加上创新要素仍未能实现真正自由流动,令大湾区发展面对不少挑战。

 

习主席赋予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全新定位。王昌林认為,大湾区必须耕好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香港尤其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全球创新引智基地。香港更要用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强化与内地协同创新,推动湾区创新资源跨境流动、制度衔接和人文交流,提升香港科技创新功能,推动大湾区產业链升级,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製造链群。

 

吴晓求:香港在国家金融强国发展有不可替代地位

吴晓求教授认為,要实现从金融大国成為金融强国,必须具有叁大特徵和两大支柱。第一个特徵是金融的高度市场化,需要不断推动金融的市场多样性,以加强竞争性;第二是金融法制化,透过完善法制以增强投资信心;第叁是国际化、开放的金融市场,藉以吸引更多外来资金。

 

吴晓求续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发展,是实现金融强国的两大支柱。国家正努力巩固人民币国际化法律基础,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外匯储备安全之间寻找平衡,更致力推动资本市场多元发展。香港作為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不可替代的金融改革开放前沿,可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提供重要经验和借鉴。

 

嘉宾对谈:发挥香港专业领域独特优势

大湾区经济近年发展迅速,為深化区内不同专业服务领域合作提供广阔空间。马骏认為,香港未来可在叁方面深化绿色金融发展:一是转型金融,未来很多高碳经济活动需向绿碳转型,涉及短、中、长期融资和转型基金等发展商机;二是建立绿色项目和绿色资金对接平台,而非仅停留在债券和贷款等业务;叁是积极培育绿色金融產业人才,特别是ESG相关领域的专家,為内地和海外企业提供所需服务。张天祥亦强调,大湾区是内地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沿地带,而香港在高密度城市规划、高层建筑规划、环保认证、碳审计等具有领先优势,可透过提升本港於可持续建筑方面的发展及国际水平,并向业界及不同界别引入绿色指南及认证计划等,推动香港更积极参与大湾区绿色建筑的标準制订。

 

苏绍聪认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优势和完善法律制度,是内地与海外市场的法律枢纽和最受欢迎仲裁地点之一。香港律政司牵头的大湾区联席会议,目标在年内设立大湾区争议解决机构协作平台,推广网上调解,共用资源,有助进一步便利两地民商互动。张颖嫻亦指出,香港会计服务可為培育新质生產力提供专业支援,透过数据要素价值化和创新应用、推动ESG和新兴產业发展、并提供财务諮询、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服务,协助大湾区企业分析全球趋势、制定战略、在全球產业链重组实现更好发展。吴珊认為,香港拥有国际资源和强大的数据库,在生物医药发展可跟内地加强协作,推动更多生物製药初创企业落户大湾区,促成政、產、学、研合作,并期望内地和特区政府加大政策支援措施,资助企业进行研发、增加数据於大湾区跨境流动。

 

中总副会长胡晓明及姚祖辉分别為主旨演讲和主题演讲担任答问主持;该会工商及社会事务委员会主席李惟宏主持对谈环节。论坛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活动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专业服务协进支援计划资助。参与论坛的中总首长尚包括谢涌海及张学修副会长,林铭森、陈仲尼荣誉会长,以及一眾常董、会董及会员,工商团体领导、工商专业人士等逾350人。

 

 

香港中华总商会

2024年4月23日

 

 

2024中总论坛演讲及对谈精华

 

欢迎辞

蔡冠深博士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大湾区可成新质生產力发展排头兵

今年全国两会“含新量”特别高,政府工作报告涵盖多项新目标,尤其把“加快发展新质生產力”放在首位,展现中央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决心。香港可携手大湾区构建国际领先科研平台,在促进国家绿色金融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更连续8年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写入其中,今年更明确提及支持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并支持香港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香港必须用好金融、创科、专业服务的独特优势,发挥“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平台角色,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协同合作,扮演国家新质生產力发展的排头兵。

 

主旨演讲

陈茂波先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

未来香港发展拥抱绿色和数字经济

过去一年的外围环境挑战依然巨大,惟香港经济表现渐见回稳。陈茂波阐释推动香港经济“叁头马车”的表现时指出,今年首季出口有所增长,预计今年访港旅客达5,000万人次,年内亦会举办多项大型盛事吸引海内外旅客,而本港住户收入亦有所增长,有力支持本地的消费市场。
 

推动新质生產力、高质量发展是国家规划的重要部份,陈茂波表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亦将会成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并强调这是未来香港发展必须拥抱的两大方向。他续指,本港金融亦面对激烈竞争,特区政府不断致力提升金融竞争力,早前中证监公佈一些支持香港的举措,当中包括支持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有助带动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在“一国两制”之下,陈茂波认為香港是内地企业走出国际、在国际融资的首选平台,香港在此过程中亦可以争取到内地和国际的资金,特区政府未来将争取不断优化互联互通的内容,特别是下一阶段的大湾区理财通,以便利更多内地资金来港。

 

在强化创科產业发展方面,陈茂波指出,香港应加强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特别是深圳的紧密合作,以落马州河套区作為港深创科合作的重要载体,引进更多重点创科企业,并进一步促进人才、数据、资金、货物在某些指定范围内自由流通。面对全球產业、產能的佈局变化,陈茂波认為,香港在此过程中可担当供应链管理及贸易融资中心,善用香港专业服务优势,特别是ESG管治等,担当这些公司“盲公竹”,协助他们“走出去”。

 

专题演讲

王昌林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凝聚共识谱写大湾区建设新篇章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而国家政策支持為大湾区带来庞大发展机遇。大湾区能补齐国家对外开放的短板、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国家遏制内地高新技术產业发展,加上创新要素仍未能实现真正自由流动,令大湾区的发展面对不少挑战。

 

习主席赋予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大湾区须耕好国家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大湾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数字湾区”,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做强枢纽功能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香港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全球创新引智基地。香港更要用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强化与内地协同创新,推动湾区创新资源跨境流动、制度衔接和人文交流,提升香港科技创新功能的同时,推动大湾区產业链升级,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製造链群。

 

吴晓求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香港助力国家实现金融强国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指,国家提出要从金融大国走到金融强国,他认為要实现成為金融强国,需具有叁大特徵和两大支柱。第一个特徵是金融的高度市场化,国家需要不断推动金融的市场多样性、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加强竞争性;第二是金融法制化,因為完善的法制,是投资信心和预期的来源;第叁是国际化、开放的金融市场,以吸引外来资金。

 

而两大支柱,是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市场。他表示,国家正不断建构和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基础,并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外匯储备安全之间找平衡;同时,国家也正致力推动发展资本市场,努力让存量资產越多以金融资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增加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

 

他强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為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提供重要经验和借鉴,也是国家不可替代的改革开放的前沿,因此,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是国家一个重要目标。反过来,金融强国的建设,同样有助於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巩固和长远发展。

 

演讲及对谈

马骏博士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及会长

香港绿色金融需寻求突破创新

2022年,香港為本地、内地及外国企业进融资了800亿美元的绿色贷款或绿色债券的资金,马骏表示,这个规模对香港经济体量来说是非常大。他认為,未来香港在绿色金融领域可作出以下叁方面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是转型金融,由於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碳企业和经济活动需要绿色转型,如煤电、钢铁、水泥、化工、港口和既有建筑等,所需的资金就要透过转型金融来解决。马骏表示,香港较内地具备较多的转型金融的案例和经验,并可按国际标準协助企业进行转型规划。

 

马骏表示,香港绿色金融再不能仅仅停留在债券及贷款这两款產品。他阐释,因应未来需要大量的绿色科技投资,并预计绿色科技的研发尚有庞大的发展空间,而香港有很多PE(私募股权投资)、VC(风险投资),建议特区政府支持设立绿色科技的母资金,建立绿色的加速器、孵化器,并建立与绿色项目和绿色资金(特别是PE、VC)的对接平台。

 

马骏认為,绿色金融服务市场的潜力亦不容忽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香港已经宣佈採纳SSP(国际可持续披露準则委员会)提出的披露要求,当中包括不少ESG要求披露的指标,香港拥有一批ESG专家可為内地及外国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张天祥博士

香港绿色建筑议会主席

香港经济推动湾区绿色建筑

张天祥表示,香港绿色建筑议会致力促进本港可持续建筑的水準和发展,并向业界及不同界别制定实用指南和评级方案,提供一些香港成功个案及不同解决方案。其中“气候变化框架”提供定义范围、目标、基线,让业界便於匯报、披露、追纵、基準化、设立目标,有助於绿色金融的发展。该会亦推出评估工具“绿建环评”,涵盖整个建筑发展周期包括规划、建造、设计到最后运作,并设有社区、建筑、室内建筑等不同版本,“绿建环保”参与率极高,现时有3,500座政府及私人建筑物均已採纳,有助全面推动香港绿色建筑的水平和普及。

 

“十四五”规划推动城镇新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内地亦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应用、建设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的建筑、应用绿色建材,而既有建筑亦要加强绿色节能改造。大湾区是内地绿色建筑的前沿地带,香港在高密度城市规划、高层或复杂建筑规划、环保认证、碳审计等都具备领先优势,香港并可参与大湾区绿色建筑的标準制订,以及引入香港的经验和人才。

 

苏绍聪博士

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主席

推动法律科技及大湾区协作

一直以来,香港在亚太以至国际的法律、金融方面具有独特地位。苏绍聪指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优势,担当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法律枢纽和超级联繫人,亦是国家唯一一个普通法司法区。在“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纲要》确立了香港作為国际级法律和解决争议的中心地位,特区政府亦进一步推动法律科技的发展,并由律政司牵头进行大湾区联席会议,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的司法、法律实务的协作和接轨,可望今年内设立大湾区争议解决平台。

 

苏绍聪续分享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在推动法律科技及与大湾区协作的经验。透过其网上争议解决平台,能為企业提供有效、一站式的网上运作,无论身处何地都可解决争议,全程线上运作,省钱省时间,且保密数据。他强调,现在一般的线上开庭只是部分线上,尚有很多部分仍採用传统方式,而透过一邦处理的案件由提交申请、举行仲裁会议至颁佈裁决全部在线上进行。同时,该中心亦设立了大湾区在线争议解决机构协作平台,并邀得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澳门的相关机构加入,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在法律及仲调方面的合作。

 

张頴嫻女士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及香港区首席合伙人

增强专业优势探索大湾区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会计专业服务带来庞大机遇。香港会计可為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供专业服务支援,助力大湾区培育新质生產力。香港会计亦可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和创新应用,把香港监管虚拟资產交易的经验引入大湾区。香港会计亦可提供财务諮询和风险评估与管理服务,协助企业分析全球趋势并制定战略,在全球產业链重组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就香港会计师到大湾区执业,香港须定时与内地检视会计资格互认,為业界提供更多机遇,而业界则须熟悉国家发展方向,提升本业范畴。

 

吴珊女士

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香港科研製药联会会长

湾区协作互补  探索生物医药巨大市场

近年有关生物医药的探讨大大增加,今年其市场规模预计达1.7万亿美元。阿斯利康香港及澳门总经理、香港科研製药联会会长吴珊指,全球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生物医药的重要性更加显着,所以行业正稳健增长、蕴含丰厚的市场机遇。

 

她指,在生物医药的发展上,香港拥有国际资源、高度专业的学术研究、强大的数据库,而内地则具备医疗產业优势、人力资源。两方可积极增强协同合作,共同探索庞大机遇,例如,推动更多生物製药初创企业落户香港及大湾区,促成政、產、学、研及投的协作,同时扩大香港与内地在医药和生物科技等领域之全方位合作。她建议内地和特区政府加大政策支援措施,以资助企业进行研发、增加数据於大湾区跨境流动等,使大湾区成為把生物医药专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