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0年8月
百年骑楼沧桑

今年初,上海街一列旧骑楼被活化成崭新文创空间,迅即成為打卡热点之餘,亦唤起市民对骑楼的丝丝记忆。骑楼是极富本地特色的建筑,曾佈满香港大小角落,见证着城市的起落变迁。但时至今日,这种满载香港风情的建筑正急速消逝,估计现存已少於100幢。保育骑楼,不只是保留一幢建筑,更是保留一段旧香港的记忆。
 

 

骑楼底下的云吞麵店、飞髮舖、洋服店、冰室,曾盛载着一代香港人的生活记忆。今天来到市建局的保育活化项目“618上海街”,同样的骑楼底下,则换成文青咖啡座、古着店、社区工作坊、文化杂货屋等小店,内容虽异,但扎根社区的本质却未变。為此项目担任顾问的香港大学建筑文物保护课程学部主任李浩然表示,保育过程中参考了新加坡的例子,落成后的效果相当不俗,他亦十分满意。

 

旧骑楼新面貌 延续社区联繫

李浩然阐释,“618上海街”由14幢旧唐楼组成,其中十幢建於1920年代,并附有骑楼立柱,四幢则建於1960年代,以建筑物歷史价值而言虽谈不上十分高,但因位处旧区,与周遭社区紧密相连,这种社区联繫反而是其价值所在。“我们建议活化之后,应惠及街坊大眾,保留既有的社区脉络;此外,必须保留骑楼立柱,令途人走过时有从前逛骑楼底的感觉;最后可将1960年代的两幢建筑作适度改建,以符合现代消防、无障碍通道等要求。”

 

市建局全盘接受上述建议,不但保留了最富特色的骑楼,地下和天台花园更开闢成公共空间,令附近街坊可随时使用;而内里亦是清一色平民化店舖,消费属大眾水平,绝无“离地”感觉。“过去某些歷史建筑保育后,只供名牌店舖进驻,与一般小市民的生活完全切割,被人们詬病至今。反观这次‘618上海街’,既保留了建筑特色,定位亦回归平民化,更开闢了新的公共空间,效果相当不错。”

 

歷史遗留產物 开发水楼先河

“618上海街”的成功,亦令骑楼这种极富时代特色的本地建筑,重回大眾的视野。李浩然指出,所谓骑楼其实是建筑突出街道的部分,因过去建筑技术所限,须以柱子作支撑,就像“骑”在街上一般,故称為骑楼;而没柱子的则是露台。他续指,严格来说骑楼的部分属官地,理应需补地价,但后来政府觉得骑楼和露台某程度亦提供公共服务,為行人遮风挡雨,因此决定网开一面,但就规定该部分不可密封起来,必须保持开扬。

 

但到战后人口暴增,房屋严重短缺,业主纷纷把骑楼封起,劏成板间房出租,堪称开香港发水楼的先河。“在1950年代时,已有议员在立法局提出质询,指政府有法不执。当时政府解释,因应人口剧增,围封骑楼确实可舒缓问题,如现阶段强行执法,恐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故应暂时容忍,作权宜之计。”直至1960年代中期,政府大力发展公共房屋,围封骑楼方被取缔。故此,今天旧区仅存的围封骑楼,少说也是半世纪以上的“古董”了。

 

全港仅餘百幢 保育迫在眉睫

骑楼是特定时代的產物,时代逝去,骑楼亦随之湮灭。“现存的骑楼都建於战前,因战后钢筋水泥技术普及,建筑无需再以柱子支撑,因此新建的只有露台,没有骑楼。”李浩然估计,全港现存有骑楼的楼宇肯定少於100幢,且极可能不足50幢。“骑楼拆了就不会再有,起码法律上不再容许兴建。”骑楼的保育,已迫在眉睫。

 

李浩然认為,骑楼保育固然重要,但保育及活化的方式,亦同样值得探讨。他指出“618上海街”是一个好的范例,显示歷史建筑在保育之餘,亦可做到服务市民大眾,“大馆亦是近年较成功的例子,除了保存建筑风貌并可免费参观之外,每年更举办大量展览、电影放映会、工作坊等,市民的参与度非常高。附近的居民、上班族也可随时进去休息、吃午饭,真正做到融入市民大眾的生活,足以成為日后保育项目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