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會長專欄
會長專欄 - 放眼內地及周邊區域合作新機遇

蔡冠深博士 (第51屆會長) 2019年12月

 

香港在國家發展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隨着國家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香港也應更主動參與其中、貢獻所長,建立多元化市場網絡,繼續發揮作為國家進出門戶的要塞功能。
 

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社會爭議持續多月,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等外圍不確定因素,對香港經濟和營商環境帶來的影響已逐步浮現。特區政府推出多項短期紓困措施,無疑為工商企業應對當前困境提供“及時雨”。長遠而言,香港作為細小而高度開放的自由經濟體,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強化與周邊區域合作,始終是推動本港經濟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香港工商界應時刻留意周邊區域經貿最新情況,積極探索多元發展空間,而近期一些區域經貿發展新形勢是值得我們關注。

 

拓展大灣區服務業市場

國家商務部與特區政府早前簽署CEPA服務貿易修訂協議,在多個重要服務業領域落實更廣泛的開放措施,進一步降低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市場的門檻,例如取消香港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合夥聯營的最低出資比例限制、延續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在內地的專業資格互認安排,進一步便利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開展業務。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早前公佈16項新措施,當中也包含多項便利香港專業服務界別赴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相信隨着CEPA政策不斷深化,再配合大灣區各種“先行先試”的便利措施,大大增加香港服務業走進內地市場、深化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締結更全面的業務發展良機。

 

抓緊內銷市場發展空間

除了大灣區的重大發展契機,上月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取得空前成功,對港商拓展內銷市場也提供重要支持平台。今屆進博會無論在參展商數目、參會國家和地區分佈、累計進場人次等均超越去年,當中既有世界500強企業,也有地區中小企,展示各式各樣產品、技術和服務。今年香港企業有近200家參展,較去年增加約20%,展區總面積更擴大70%。

 

隨着國家進一步開放、國民生活水平提升,對海外優質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也持續增加,為企業帶來巨大商機。中央政府一直透過不同優惠政策支持港商參與內地發展,近年特區政府也不斷優化“BUD專項基金”等資助計劃,助力中小企拓展內銷市場。相關政策不僅協助業界推廣本港優質產品和服務,也鞏固香港作為連繫內地與海外市場的轉口港角色,港商可善用本港自由貿易、資金流通等制度優勢,協助國家引進各地商品服務,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橋樑功能,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更緊密合作。

 

開拓東亞區域合作新商機

不久前,國家與東盟十國及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完成了長達7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有望於明年正式簽署作實,意味佔全球生產總值近三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市場快將誕生,標誌着多邊合作發展邁出重要新里程。

 

事實上,香港與RCEP各創始成員國一直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與緊密往來。特區政府應積極研究協助工商界抓緊RCEP的龐大發展商機,透過加強人手與資源靈活調配,整合現時涉及不同政府部門發放的經貿資訊,讓企業通過一站式資訊及支援平台,更快和更準確地掌握RCEP區域合作的最新情況,並就拓展當地市場提供更全面支援措施。長遠而言,當局可主動尋求中央政府和更多東盟國家支持香港加入RCEP,進一步強化“超級聯繫人”角色,並為本港產品及金融、專業服務等優勢產業爭取更有利的市場准入條件。

 

當前的政經局勢與社會環境,無疑為香港發展帶來挑戰,惟香港在國家發展進程中始終扮演重要角色,隨着國家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進一步與全球夥伴消除合作壁壘,香港也應更主動參與其中、貢獻所長,特別是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等區域發展平台,建立多元化市場網絡,繼續發揮作為國家進出門戶的要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