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會長專欄
會長專欄 - 為應對經濟新常態作好準備

蔡冠深博士 (第51屆會長) 2020年8月

 

在此艱難時期,社會各界更要團結一致,同心協力配合特區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同時也要時刻做好準備,因應局勢變化,隨時作出靈活應變策略,推動本港經濟重新起動。

 

本港新冠疫情近期再趨嚴峻,令本來漸見回穩的經營情況再受衝擊;同時,工商界並高度關注美國改變對港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在疫情與中美局勢持續影響下,本港經濟將承受一定壓力,營商環境和模式亦將出現變化,我們期望特區政府密切留意事態發展,與工商各業加強溝通,協助業界適應新形勢發展,並因應實際情況,適時向企業提供更多支援。

 

忍耐疫情短期陣痛

上月以來,香港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現第三波爆發,確診人數大幅上升。因應疫情變化,特區政府推出更嚴厲防疫措施,我們表示理解,雖然難免對企業營運構成影響,惟只要大家同心抗疫,難關總會捱過。期望當局可研究加大香港的檢測能力,盡早截斷社區隱性傳播鏈。早前,特區政府表示計劃引進內地私營機構協助檢測,我們認同有關做法,若效果理想,日後可向內地引入更多檢測服務,以提升本港防疫抗疫效率。

 

另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內地和香港的跨境通關限制。內地與香港關係密切,經貿活動頻繁,我們認為,待香港疫情穩定下來,當局應盡快推出“健康碼”,讓需要跨境工作及生活的人士豁免強制檢疫。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應考慮與廣東省和澳門政府商討落實免檢疫出入境安排,進一步便利三地經貿與民生交流互動。

 

適應港美關係變化

香港國安法正式頒佈實施,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國更簽署《香港自治法案》並終止對香港的特殊待遇。我們認為,港美經貿關係密切,美國在香港擁有龐大商業利益,有關舉措無疑會影響港美雙邊貿易和商務交流,不僅影響香港利益,也損害美方在港利益。

 

對於美國或向香港出口貨品徵收與內地同等的關稅,由於香港出口美國的貨物不多,其對香港貿易的實際影響有限。至於限制軍民兩用產品來港,或會為業界帶來不便,但香港仍可從其他地方採購相關設備和科技。從具體數據來看,改變港美關係對美方影響可能更甚。本港有近1,300多家美國公司在港營運,幾乎包括所有主要美國金融企業及保險龍頭公司;截至2018年,美國在港的外商直接投資高達825億美元;2019年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中,香港貢獻261億美元,是各個經濟體之冠。

 

特區政府早前表示,正就美國的制裁和限制措施,檢視相關世貿規則並可能採取相應行動。我們相信此舉有助保障本港的國際地位、商業和司法聲譽,維護香港整體利益。我們亦期望美國能重新審視其制裁行動,讓港美雙方長久以來在經貿以至社會民生交流一直保持的緊密往來互動得以維繫。

 

抓緊新形勢發展契機

在內憂外患多重夾擊下,今年首兩季本港經濟分別倒退9.1%和9%,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四至六月失業率進一步上升至6.2%;旅遊、消費零售等範疇已連續多月下滑,預期本港經濟和營商環境短期仍然受壓。面對當前困境,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協助企業經營和保就業措施,我們希望當局在支援企業應對短期逆境的同時,也要為帶領本港經濟走出谷底、迎接新形勢發展做好長線部署。

 

早前,內地公佈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特區政府宜早日啟動有關計劃,讓更多香港合資格金融機構參與。此外,內地積極支持香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建議當局提升現有綠色金融認證服務標準,確保香港有充足的綠色金融人才。

 

創新科技亦是促進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當局應加大對研發及創科應用等資源投放,提高政府在“創科創投基金”配對機制的出資比例,進一步提升中小企研發開支免稅上限,吸引更多著名科研機構及科技企業落戶香港。

 

當前,新冠疫情仍然嚴峻,中美角力也為香港增添不確定性,令香港經濟復甦之路充滿挑戰。在此艱難時期,社會各界更要團結一致,同心協力配合特區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同時也要時刻做好準備,因應局勢變化,隨時作出靈活應變策略,推動本港經濟重新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