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會長專欄
會長專欄 - 協同灣區提升發展新動能
香港正迎來全力謀發展的關鍵時刻,香港工商界必須積極求變。中總亦會繼續致力通過各種活動,推動大灣區與其他地方經貿合作,為香港長遠發展帶來新動能。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月率領香港工商界出訪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粵港雙方企業簽署百多項合作協議,成果豐碩,彰顯兩地工商界的高度互補性,更對加強兩地緊密聯繫、優勢互補產生重要作用。香港工商界要把握新發展格局帶來的契機,發揮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功能,擁抱大灣區無限商機。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深圳召開的座談會上,明確向香港工商界提出六點希望,其中特別提到香港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開拓創新,為工商界以至香港未來整體發展帶來重要啟發。在中央全力支持下,港商尤其可在金融、貿易、創科等重點產業領域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互動合作,攜手促進灣區互利共贏發展。

 

推動金融高效創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強調月前在港出席論壇時指出,香港必須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拓展金融開放合作、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我認為,香港可擔當國家金融戰略關鍵支點,尤其推進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加快大灣區金融服務一體化步伐,為金融業發展創造新突破點和增長點。
 
香港也要主動吸引亞洲、中東和“一帶一路”相關企業來港上市,推動企業利用香港提供多元化的離岸人民幣服務。香港亦應擔當“綠色金融橋樑”角色,引導更多國際資金投資本港和內地綠色資產。另外,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立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當局可探討將黃金產品納入與內地“互聯互通”,並以大灣區作試點,長遠有助增強國家在全球黃金市場的影響力。

 

打造國際商業樞紐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讓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香港應打造成為國際級品牌中心,在香港申辦“世界品牌日”,通過一系列節慶、研討、展銷活動,擴大中國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當前,電子商貿在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要。香港與內地可攜手搭建合作平台,優化供應鏈管理、海外倉儲網絡等領域。特區政府可探討加強大灣區跨境電商合作,落實產品統一認證和品質檢測標準,建設跨境供應鏈管理中心,讓香港在大灣區產業鏈跨界融合創新發揮引領作用。香港更可與大灣區的黃金內灣區域合作打造具有“生產+外銷+內銷”功能的“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功能區”,實踐“香港研發、灣區製造、全國市場”。

 

建設全球創科高地

推動香港創科發展離不開與大灣區城市,特別是深圳的合作。特區政府早前公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標誌着深港創新協作進入縱深推進新里程。香港可攜手深圳將河套合作區打造成世界級產學研平台,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助力國家加強戰略科技力量建設。

 

港深兩地尤其要着力做好協同創新機制建設,匯聚全球創科資源,吸引更多龍頭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加速建設世界級創科園區。多家香港、內地及外資企業早前簽署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書,對凝聚開發北都力量產生正面作用。香港可透過進一步推動北部都會區與深圳對接,打造成為戰略性創科發展功能區,有效善用區內各類資源要素,打造成為大灣區創科樞紐。

 

總括而言,香港正迎來全力謀發展的關鍵時刻,香港工商界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必須積極求變,奮發進取,抓住機遇,深耕大灣區。中總亦會繼續致力發揮“內聯外通”的橋樑作用,通過組織商務考察團、參與國際會議、論壇等活動,積極建立更緊密的國際聯繫,推動大灣區與其他地方經貿合作,助力大灣區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香港長遠發展帶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