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沉着冷靜 共同抗疫

能否跨過病毒肆虐的關口,使到社會重回正軌,實在有賴大家沉着冷靜、上下一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內地疫情持續,全球亦出現愈來愈多確診和懷疑個案。根據內地和香港一些專家較早前的發現和分析,預計這場疫情會在4至5月到達高峰。但另一方面,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潛伏期可以長達24日,較初期預計的14日為長,疫情何時可以減退變得更為不確定。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災害,香港抗疫工作絕對不能鬆懈。

 

沙士疫潮烙下極深印記

今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造成的全國死亡人數,早已超越2003年沙士肆虐全球的死亡數字。當年沙士疫潮重挫香港,在不少市民心中烙下極深的印記和陰影。香港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衛能力,理應比17年前強得多。

 

可是,對比沙士可供辨識的具體病徵、感染途徑等,在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初期,有很多地方尚待查明和釐清。直至有一些臨床病例顯示,部分患者初期的病徵輕微,例如沒有發燒等,造成疫情起初出現了一些在診斷時不易被察覺的“隱形病人”,也是疫潮發生了多個星期後一發不可收拾的重要原因之一。

 

防疫工作必須講求科學

防疫工作必須講求科學,不能單靠揣測和推斷來問症。特區政府在應對疫情初期,聽取了在傳染病學臨床方面的專家意見,經過內部討論後迅即宣佈將疫情應變級別提升至緊急程度,並隨着疫情的急速發展和嚴重程度,不斷調整防疫應對策略,包括從減少跨境人流方面着手,由內地暫停簽發自由行簽證、擴大關閉的口岸、暫停高鐵和城際直通車所有班次以及其他跨境交通、要求在14天內曾往湖北的港人入境時須聯絡衞生署、安排入住檢疫中心觀察、留港的湖北旅客亦會被送到檢疫中心,以及訂立《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及《預防及控制疾病(披露資料)規例》,進一步壓縮內地和香港的跨境人流,將疫情傳入香港的風險減至最低。

 

與此同時,政府循着減少社交接觸的方向加強防疫工作,包括延遲全港學校的復課日期,除緊急及必須的公共服務外,其他政府僱員留家工作。

 

醫護罷工罔顧病人福祉

在政府務求做到迅速應變、嚴陣以待及公開透明,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之際,前線醫護工會卻因不滿政府未有全面封關而一度發起罷工,後來雖已結束行動,但其行徑無疑是置市民的健康和安全於不顧。

 

特區政府因應疫情先後推出減少跨境人流的措施,落實後已經見到一定效果。若然以病人的利益和福祉來逼迫政府全面封關,不但有違醫護人員的天職,也忽視了香港與內地有着緊密聯繫,需要維持一定的跨境口岸,故封關絕非遏制疫情蔓延的靈丹妙藥。

 

其實,醫院管理局很早已回應醫護人員對非港人患者在非常時期使用醫療服務的關切,作出對非港人不再豁免收費的措施。理論上,這可以減少非港人來港求醫,也避免增加公營醫院的壓力,可見政府並沒有坐視醫護人員的關注。

 

恐懼情緒比病毒傳播快

此外,今次疫情所引發的恐懼情緒,遠比病毒的傳播速度為快,也造成社會出現了歇斯底里的慌亂。這種恐懼情緒多少源自口罩供不應求,這不是香港獨有的問題。內地是香港的口罩最大供應商,但內地疫情嚴峻,口罩供應更形短缺。加上全球多個地區都在應對這場疫潮,不少國家實施出口管制,要求香港能夠採購足夠的口罩,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平情而論,全港有七百多萬人,若是全民每日戴口罩,每個月的口罩需求量將高達二億多個,即使政府和商界合力做到本地生產,產能規模能否滿足普羅大眾的每天使用量?

 

口罩嚴重短缺,市民搶購口罩的場面,亦間接助長了恐慌情緒。加上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散播謠言,指香港受內地疫情影響而廠房停產廁紙,煽動公眾搶購,繼而擴散至搶購糧油食米。直至相關供應業界站出來闢謠,情況才有所緩和。

 

面對這場疫潮的威脅,社會的正常運作大受影響,政府已經作出很多應對部署。能否跨過病毒肆虐的關口,使到社會重回正軌,實在有賴大家沉着冷靜、上下一心,才能成功渡過疫潮。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