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全方位覓地建屋解深層矛盾

社會、經濟及民生發展“無地不行”,政府在發展土地的過程中必然會遇上重重挑戰,但關鍵是拿出政治勇氣和決心,迎難而上,方能解決土地供求失衡的問題。

 

香港土地房屋長期供不應求,普羅市民的收入增長追不上樓價及租金升幅,令“愈住愈貴,愈搬愈擠”不但成為很多市民的生活寫照,亦是困擾港人的頭號民生大事。過去數年,面積僅百餘呎的“納米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更甚是不少基層家庭無奈要租住環境惡劣的“劏房”。在七月中的立法會會議上,有一項主題為“全方位增加土地供應”的議員議案,讓議員們能在重回正軌的議會上,就土地房屋這個極之重要的民生議題集思廣益。

 

土地房屋供求失衡 製造社會深層次矛盾

社會、經濟及民生發展“無地不行”,政府曾於2016年發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估算本港長遠欠缺1,200公頃土地應付發展。至於由政府成立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則於今年三月發表的報告,推算本港現時有超過十萬間“劏房”、約22.6萬人居於其中。土地房屋問題盤根錯節,是多年來一直未能解開的深層次矛盾,可幸在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確立有助理順行政立法關係、增進政府治理效能的新秩序後,社會可望告別過往的政治泥沼,把精力重新放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議題上。

 

自回歸以來,多屆政府都竭盡心思解決土地房屋問題,全方位覓地建屋。當日我在該項議案辯論發言時,肯定了現屆政府在覓地建屋方面付出的努力,但亦點出一些不足之處。事實上,現屆政府的官員在過去數年確實是多管齊下覓地建屋。在覓地方面,當局積極尋求增加土地供應的短中長期方法,例如推展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應優先研究和推行的選項,檢視多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棕地群;推出為期三年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釋放新界私人農地的發展潛力;進行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撥款,逐步實現“明日大嶼”願景,大規模開拓土地。然而,相比於港人的住屋需求,覓地造地仍然是不夠多、不夠快。

 

拿出政治決心 加強政策執行能力

舉例說,政府兩年前宣佈會積極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適合的土地發展公營房屋,但至今只鎖定收回1.2公頃土地、估計只可提供1,600伙,而且估計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相關程序,真正收地發展。在發展棕地方面,當局按初步研究至今鎖定了八組棕地、約可提供二萬個公屋單位,但預期這些項目需要十年才能竣工。無庸諱言,許多短、中期的選項都要兼顧眾多問題,但政府實際上是有能力和空間可以加快、加大供應,例如減省官僚程序,加快審批規劃和發展程序;加快做好安置棕地上倉存物流作業等配套工作。

 

與此同時,根據2020年《長遠房屋策略》報告,當局雖然已覓得330公頃土地,興建31.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未來十年的公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但首四年(2021/22至2024/25年度)預料只能提供8.97萬個單位,往後六年(2025/26至2030/31年度)則提供22.64萬個單位,因此估計公屋輪候時間起碼要到2026年,才開始有顯著改善,未能做到急市民所急。

 

理性審視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屋方案

其實,本港仍有不少土地供應選項值得社會探討,包括近期社會再掀起討論、具有相當土地供應潛力的發展生態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邊陲用地建議。當局基於過往社會支持度不足,多次表明會在完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優先選項之後,才考慮再展開研究。雖然這項建議的確較具爭議性,但面對數以十萬計基層市民在新冠疫情下,縱使失業或開工不足,仍然要捱貴租、居於環境惡劣的“劏房”、承受上樓遙遙無期的沮喪,當局是否可以讓社會各界在獲得充足資訊的前提下,全面及理性地再次審視這個建議?當局應盡快提出具體方案,包括在佔本港四成總面積的郊野公園撥出多少適切的用地、可供應多少公營房屋、對本港生態的影響,來讓市民為社會的整體利益而選擇。

 

說到底,解開土地供求失衡的“死結”是社會各界的共識,但現實中並無完美、零反對聲音的土地供應選項,而當局在發展土地的過程中亦會遇上重重挑戰。政府必須展現出政治勇氣和決心,迎難而上,方可解決問題,讓市民擁有真正的安樂窩。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