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6年9月
透視中美關係:合作與競爭並存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預視中、美關係進入新階段。未來中國、美國這兩個世界強國在政治及經濟層面,如何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形勢下尋求合作。

 

未來中美關係合作中有制衡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冷戰之後,美國積極調整亞太政策。小布殊時期的新保守主義政策可說是第一波,當時美國希望把北約擴展到亞洲,或者建立亞洲版小北約,意在制衡中國的崛起。然而,因為“911”恐怖主義的發生,美國不得不把戰略重點轉移到反恐。奧巴馬的“重返亞洲”可說是第二波。儘管提法不同,但目的也是為了制衡中國。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未來美國的亞洲政策會怎樣呢?一般說來,奧巴馬之後,美國的亞洲政策會面臨三個可能的選項,兩個急進調整選項,一個逐步調整選項。就兩個急進調整選項來說,第一是實行孤立主義,第二是和中國的關係升級為公開的衝突甚至熱戰。

 

孤立或公開衝突微乎其微

孤立主義也是美國的外交傳統。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很長時間,美國一直沒有捲入重大世界事務。今天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也在鼓吹孤立主義。不過今天的美國是兩次世界大戰以來深度捲入世界事務的產物,美國要轉向孤立主義無疑是一個巨大工程。更重要的是,美國也繼續通過深度捲入世界獲取巨大的利益,而不能光看到捲入世界的成本和代價。即使孤立主義成長起來,但要產生巨大的政策影響亦需時日。因此,孤立主義充其量也只是對世界事務干預的有限收縮。

 

第二個急進選項即和中國的公開衝突甚至熱戰也不太可能。除非出現戰爭瘋子,核大國之間充其量也只會是互相威懾對抗。再者,中國的外交仍然是以避免和美國的戰爭為頭等議程,而且兩國之間具有廣泛的合作空間,無論就雙邊、區域或國際層面來說都是如此。即使兩大國在第三國的“代理戰爭”的可能性也不大。美國是否真的為了保護其盟友(例如菲律賓)而和中國衝突仍然是一個大問號。

 

延續奧巴馬“重返亞洲”策略

也就是說,這兩個急進選項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第三選項即逐漸調整的溫和選項比較具有現實性。漸進調整選項也就是現存亞洲政策的調整。

 

奧巴馬政府在提出“重返亞洲”策略之後,已經在本區域內做了很多事情。在外交方面,奧巴馬一直在加強其攻勢。就客觀因素來說,較之內政,在外交政策上,美國總統受國會的制約少得多,這是總統有所作為的領域。就主觀動機來說,和其他歷任總統一樣,奧巴馬希望為自己在外交領域多留下一些遺產和影響力。

 

與中國合作中有制衡

仔細分析一下今年6月美國防長卡特在新加坡召開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演講內容,不難發現卡特演講中所涉及到的美國亞洲政策的藍圖。

 

第一,美國推動在亞太地區建立“基於規則的地區安全體系”,即各國共同制定軍事計劃和訓練內容,最終形成協調一致的的軍事行動。這就是美國的新亞太安全觀。在這個架構內,美國歡迎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的崛起,並在“基於規則的地區安全體系”中發揮負責任的作用。同時,中國的加入也將使得這一安全體系更加強大,有利於地區穩定、安全和繁榮。

 

第二,美國希望擴大和發展與中國的軍事協議,不僅意在管控風險,也致力於加強務實合作。美中兩軍可以通過雙邊途徑或“基於規則的地區安全體系”,在亞太地區和全球範圍內應對恐怖主義、海盜等一系列挑戰。美國希望與中方一道努力,找到解決雙方均面臨的全球性問題的方法。

 

第三,美國將在亞太保持並逐漸擴大軍事存在。美國在未來數十年仍然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地區安全的主要保障方,美國正在與很多亞洲國家加強安全合作。美國將繼續在任何國際法容許的地方開展飛越和航行行動。

第四,南海仲裁案應當成為中國和地區其他國家重申致力於基於規則的未來、重建外交關係以及降低地區緊張局勢的一次機會,而不是相反。

 

美國繼續建立同盟鞏固地位

具體說來,美國可做什麼來實現所設想中的“亞洲集體安全”體系呢?在卡特的演講中,也透露出很多具意義的資訊。

 

第一,鞏固現有的雙邊同盟。美國現有的雙邊同盟主要包括美日同盟、美韓同盟、美菲同盟、美澳同盟等。此外,美國和本區域內的一些國家也已經結成“准同盟”。在雙邊同盟中,美國最為關注的是美日同盟,因為美國認為,美日同盟是美國亞太安全的主柱和基石。

 

第二,美國也致力於發展新的同盟關係,尤其是印度和越南。印度總理最近訪問美國,在包括核能和核武器等方面,美國對印度照顧有加。對越南也一樣,美國放棄了對越南的武器出售管制,謀求和越南發展全方位戰略關係。

 

第三,從雙邊同盟轉型成為三邊同盟,最顯然的是美日韓同盟。美日、美韓本來是兩個同盟。美國利用近年來不斷發生和惡化的朝鮮半島危機,加快整合這三國的步伐,進行共同的導彈防護體系演習,表面上是對付北朝鮮,實際上制衡中國。

 

第四,美國也鼓勵其同盟發展多邊安全關係和軍事同盟關係,美國此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一些國家在區域稱霸的願望。例如日本可以利用美日同盟的保護傘來擴張自己在東南亞的地緣政治勢力範圍。

 

第五,美國也可能會下大力氣來挖中國的“牆腳”。在東盟諸國中,和中國比較友好的老撾、柬埔寨是美國關切的對象。卡特特別提到美國和老撾準備在今年9月共同主持美國 – 同盟非正式國防部長會議,以貫徹早前在美國加州舉行的美國東盟十國峰會的精神。

 

上述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中國製造一個具有巨大壓力的國際環境。美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把中國拉入其所設定的安全體系,以制衡中國,繼續維持美國的霸權地位。

 

以上敘述的美國亞洲政策,一些已經實施,一些仍在構想當中。儘管往後美國會有所調整,但大方向不會有很大改變。

 

中美正確判斷有利東盟發展

美國這“一攬子”亞洲政策又會對東盟產生什麼影響?東盟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若處理得不好,東盟可能面臨分裂的現實威脅。美國認為,如果今天的形勢繼續下去,中國終究會主導南海乃至東盟事務。這是美國不想看到的,因為這會威脅到美國在本區域的利益。同時,東盟也不想看到中國的主導地位。

 

中國在總體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動力推進和東盟的關係,更不想把南海問題和中國東盟總體關係關聯起來。中國把這兩方面的問題區分開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南海問題畢竟是中國和其他幾個申索國之間的關係。

 

中美兩大國如有一定的信任度,那麼即使東盟一些國家出現誤判,也不會出現重大問題。但在中美兩國之間沒有信任度的情況下(即今天的情況),如果東盟一些國家出現誤判,就容易發生衝突。

 

這就要求中美兩國對本區域的局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對中國來說,要意識到東盟作為整體很難被美國拉入,共同制衡中國。東盟中,一些國家尤其是印尼有其自己的雄心。對美國來說,要意識到中國並沒有自己的“門羅計劃”,要把美國趕出本區域,中國只要求美國要扮演一個建設角色,而非破壞角色。中國也不可能主導東盟,也沒有主導東盟的野心。

 

 

美國總統更替不影響中美經貿關係

 

法國巴黎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羅念慈

美國大選即將於11月舉行,市場普遍關注美國總統選舉對中美關係的影響。雖然奧巴馬對華策略向來強調合作,但近來美國明顯加強貿易執法,外界擔憂中美雙方的貿易堡壘愈建愈高,媒體更以“貿易戰”形容近日中美關係。無論民主黨的希拉莉、共和黨的特朗普,都曾抱怨中國貿易方針,加上美國保護主義似有抬頭之勢,令人憂慮雙方商貿關係有倒退之勢。

 

美國奉行市場主導

羅念慈表示,縱然兩位候選人都曾對中國外貿策略抗議,終究只是大選前耍嘴皮,一旦當選,說法便馬上不同。“我認為不必擔心,中美貿易關係並不會因美國大選而作改變。”

 

羅念慈解釋,美國過去數十年來對於全球貿易的態度都是開放自由,對中國亦然。“即使中美雙方現在有着很多爭論,說什麼人民幣匯價太低、出口貨物太便宜、搶走美國本土製造會機會等,都只是嘴巴說說。美國的貿易政策始終是市場主導,這是理性的做法。”

 

羅念慈說:“從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出口多少貨品、美國進口多少貨品,一直都是市場主導。自那時起,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一直存在,近年有說法指這個貿易赤字是由於人民幣匯價過低,以數據來說,根本是站不住腳的指控。”他續指,中國貨品的確長年比美國便宜,說美國部分民眾因此失卻工作機會亦是公道說法,但即使沒有中國這個外來競爭者,同樣有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其他價廉物美的生產國前來競爭。“因為美國的工資相對較高,從經濟學看,某些工作機會必定流失至其他國家手中。”

 

近來中國工資上漲,羅念慈指出情況開始倒轉,有些製造業都回流美國,說明一切都是市場主導的結果。“美國一直相信自由貿易,不會貿然干預市場,即使華盛頓變天,新總統還是需按實際情況辦事。”他以美國首位女性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為例,她對中國一向持鷹派態度,指她擔任國務卿期間,所有人都以為她與中國不相往來,誰知當上國務卿後態度改變,原因正是她奉行自由貿易。

 

知識產權爭議浮現

羅念慈相信知識產權的爭議將是未來中美雙方熱門的話題,未來五至七年,關於知識產權的爭議定必不絕於耳。他坦言,中國對知識產權的態度一直為西方國家詬病,雙方需要就此多番談判以達成共識。“問題的癥結在於發展程度的差異,中國的發展程度始終不比歐美、日本等地成熟,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比較落後,這點美國實需理解;另一方面,中國亦要清楚能為保護知識產權付出多少,因這些舉動難免影響某些商家的利益。”

 

市場習慣人民幣新常態

談到中美的貿易爭議,總免不了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但羅念慈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已表示人民幣匯率已升至合理水平,這問題似乎是政治因素多於經濟因素。“過去20年,人民幣的匯率高或低,對中國出口競爭力沒太大影響。人民幣幣值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長年上升,經濟理論上中國出口必受影響,但事實是中國的出口直至去年仍在上升。”他認為,這說明背後還有生產效率、全球需求、歐美購買力等因素影響。

 

不過,羅念慈指出人民幣匯率對中國整體對外收支平衡的影響的確愈來愈大。“從前人民幣匯率對貿易來說影響不大,但因資本帳漸漸開放,故現在影響愈來愈重要。”他補充,由於中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現在政府擬定貨幣政策時會把人民幣匯率考慮進去,加上人民幣開始有雙向活動,投資者投資人民幣不再穩賺不賠,匯率的影響自然日漸增大。“任何成熟的經濟體,其貨幣政策都會考慮到貨幣滙率,從前中國不是這個做法,最近兩年則改變了,可說是新常態。”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預視中、美關係進入新階段。未來中國、美國這兩個世界強國在政治及經濟層面,如何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形勢下尋求合作。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價稍微波動,震驚世界,何解?因當時國際市場仍未習慣人民幣的新常態。”羅念慈解釋,現在人民幣開放,讓其有更大空間自由浮動,國際市場需要時間消化。“再看看當前,近月人民幣匯價下跌,但國際市場沒有因此而動盪,這便是由於市場已開始習慣中國的新常態。”

 

中美貿易關係不會“開倒車”

五年前,羅念慈觀察到美國一些貿易政策如關稅,漸漸靠向保護主義,確令人憂慮,他形容近年保護主義於世界抬頭為“全球化的倒車”。“約20年前,自由貿易於全球遍地開花,人人滿懷希望;20年過去,世界各地的貧富懸殊愈發嚴重,有人將之歸咎於全球化貿易。”

 

然而,中美貿易關係會否因為“全球化倒車”而倒退?羅念慈肯定說:不會。“如剛才所說,即使美國的自由貿易走回頭路,但其自由程度仍然相當高。即使將情況推至極端,中國對美國出口數字趨於零,中國經濟亦不會因而崩潰。對此我相當有信心,因為中國早已不再依賴外需推動經濟,中國經濟在2009年後已由內需帶動,中國政府當前要考慮是如何由投資推動增長時代成功過度到消費服務推動增長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