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7年9月
巴黎協定何去何從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選後果然兌現承諾,不惜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退出為遏止氣候暖化的《巴黎協定》。被稱為“狂人”的特朗普此舉有何目的?美國退出後,中國能否乘勢而起,在國際環保舞台進一步發揮影響力?

 

沈旭暉: 中國成世界環保新推手仍須努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履行競選承諾退出《巴黎協定》,國際關係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主任沈旭暉認為,這除了配合其競選時美國優先的口號外,特朗普視《巴黎協定》是導致美國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原因。然而,美國在事件上可能受到各國姿態上的批評並削弱其軟實力,但實際制裁不太可能,軟實力亦可透過其他渠道建立,故對美國的損失有限。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巴黎協定》對美國不公平,退出可能是為了將來修訂對美國更有利的《巴黎協定》或簽訂一份新的協議而鋪路。

 

巴黎協定反轉再反轉

如美國日後有機會重返協定,實現“巴黎協定反轉再反轉”,主要視乎美國工人在退出協定後的待遇有否改善。沈旭暉指出,如工人階級生活獲得改善,將更加肯定特朗普在這方面的論述。相反,如工人生活既無改善,環境破壞仍每況愈下,《巴黎協定》和工人階級的利益衝突聯繫將被切割,相信下任總統面對選票、國際聲音下,將會重新加入協定。

 

值得留意的是,逾千名美國政商領袖在特朗普宣佈退出協定後,聯署《We Are Still In》協議,堅持按照協定落實減排,似乎即使美國身處協定外,仍可為實現減碳目標作出貢獻。但沈旭暉強調,《巴黎協定》的成功落實最主要取決於政府的監管。雖然美國政商領袖聯署並擺出積極的態度,但缺乏政府為首的制度化監管,要落實協定目標無疑較為困難。

 

國際關係千絲萬縷,環保亦是政治角力場。隨着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有說歐盟及中國可藉此機會成為協定的新推手,繼而擴大在國際間的影響力。對於歐盟,沈旭暉指它並非一個國家實體,雖然歐盟有其成員國的授權,但成員國之間的發展狀況大有不同,如何求同存異,達成與環保、經濟發展互不矛盾的協定,對歐盟是一大挑戰。

 

中國高碳排放量成阻礙

中國又能否進一步發揮影響力?沈旭暉表示,中國可利用其軟實力向國際間輸出環保訊息。然而,中國始終較缺乏經驗和配套解決環保問題,當前碳排放仍處於較高水平,儘管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會出現一段真空期,但中國未必有力取得話語權。“為了尋求在協定下有更大彈性去發展工業,中國多以發展中國家自居,難免國際間對中國能否成為協定合適的新推手存疑。”但他強調,未來當中國的綠色經濟發展成熟,確實具備條件取代美國的角色。

 

雖然內地經濟基調良好,惟謝國樑認為,當中亦存在若干風險因素,如中美經貿關係反覆,便值得留意。“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授權貿易官員,就中國有否侵犯知識產權進行調查,市場擔心只屬初步行動,稍後美方或會啟動‘301條款調查’,最終可能引發對中國的貿易制裁,以至衍生中美貿易戰。因此,中美貿易出現短暫波動的風險依然存在,宜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宗永強: 環保背後的石油角力戰

氣候及環境變化專家、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系主任宗永強認為,石油才是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背後原因。“石油不僅是能源及金錢交易,背後更牽引着一場政治博奕。長久以來在石油政治的影響下,世界各國在不同議題的取向,多少受到石油供應因素影響,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亦然。”

 

美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也是消耗最多石油的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層面,都積極爭取超級大國的地位,當中首要是確定對石油供應的掌握。

 

維護石油產業精英階層利益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就是要讓“石油霸權”主義重回美國政治核心。各國為推進《巴黎協定》的落實,加速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及應用,最終結果是取代石油,這是少數手握石油霸權的美國相關產業精英階層,所不願見到的事。宗永強說:“雖然近年可再生能源普及程度有所提升,但因成本及技術所限,仍需很長時間才可完全取代石油及天然氣。不過,《巴黎協定》推進各國政府加大力度支持新能源應用,少數美國能源精英階級的巨大利益或會因而受損,這才是特朗普政府要致力維護的重要利益。”

 

美國退出協定的消息公佈後,中國立即重申對《巴黎協定》的承諾,並與歐盟發佈共同聲明,承諾在減少溫室廢氣排放方面加強合作。宗永強相信,碳排放量位居首席的中國,未來為了達到《巴黎協定》的減碳要求,勢必加緊發展再生能源,擺脫依賴煤電。“因有國家補貼及支持,中國現已成為生產最多太陽能板的國家,產品除了供應海外,內地亦非常普及,風力發電也正在快速成長中。”

 

中國發展新能源潛力大

宗永強曾到內地多個鄉鎮考察,對當地太陽能應用情況留下深刻印象。“一些新規劃或重建的新市鎮,不少家庭及工商戶均設太陽能發電系統,電網系統可支援‘自己的電自己發’,甚至將太陽能轉換的多餘電力以合理價錢賣予電力公司。”他認為,因應中國政府的上行下效管治風格,以及加速淘汰高污染生產的目標,未來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潛力十分巨大。上述應用於鄉鎮的太陽能系統,連歐美等先進國家也未能達到,一來政府補貼力度不足,二來已發展城市的電網系統未能支援。

 

現時佔全球碳排放約15%的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無疑令全世界達到協定的目標(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內)變得更加困難。但沒有美國,不代表地球停止轉動,歐盟及中國為了擺脫石油霸權的限制,定會加快新能源應用,加上可再生能源設備生產成本不斷下降,亦可鼓勵其他新興經濟體加快發展綠色能源,如美國民間及企業能繼續維持減碳步伐,相信定可彌補美國政府缺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