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0年4月
推動樂齡科技 迎接銀髮商機

“樂齡”是對60歲以上年齡段的別稱。顧名思義,這稱呼表達出退休歲月的和樂。在這人生新階段中,科技又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
 

 

鄭永平:多功能提升安老服務

香港正面對嚴峻的人口老化問題,將安老服務與創新科技結合的樂齡科技則能為長者、照顧者、院舍以至整個社會帶來好處。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賽馬會智齡匯總監鄭永平認為,雖然香港社會對樂齡科技的需求龐大,但成功例子並不多,歸根究柢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技術提供者未必能準確了解使用者的真正需要,開發的產品未夠方便實用;其次,使用者面對眾多產品,不懂得選擇合適的種類,或未能輕鬆地將產品應用於生活或工作中。

 

有見及此,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下稱學系)希望建立一個跨領域的“智齡網絡”,“賽馬會智齡匯”計劃(下稱計劃)遂應運而生。學系於2017年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推行為期五年的計劃,並在2018年成立“賽馬會智齡匯”體驗中心(下稱中心)及多所示範院舍。

 

為示範院舍選購及研發產品

計劃的第一個重點,是為合作的安老院舍選購、研發合適的樂齡科技產品,以科技提升院舍服務質素。鄭永平稱他們已經為四間合作院舍在市面上物色合適的產品,如電動輪椅護理床,亦會因應個別院舍的服務需要,為他們自行研發針對性的樂齡科技產品。合作的院舍均樂意接待其他院舍職員參觀,讓業界可以具體了解樂齡科技產品對院舍日常照顧工作有何作用。

 

鄭永平以針對認知障礙症人士提供日間中心服務和住宿服務的合作夥伴賽馬會耆智園為例,在與院舍職員的溝通過程中,鄭永平與團隊留意到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院友沒有太多表情,較難與人交流或溝通,但他們會對一些刺激產生反應。因此,他們設計出一款造型與娃娃相似的智能互動機械人,利用機械人身上的不同感應器,感應長者的動作,從而有所反應。此外,團隊亦參考院舍職員的意見,設計出各種互動遊戲,從而喚起院友對日常生活技能的記憶;機械人同時具備互聯網連接功能,方便治療師利用機械人與多名長者一同進行分組的復康訓練遊戲。

 

助照顧者減壓

“樂齡科技除了要關心長者的需要外,更要推展到照顧者身上。”鄭永平認為以院舍為例,服務對象眾多,但人手不足,工作非常忙碌,未必有時間學習使用新的產品。加上院舍職員亦出現老齡化的趨勢,所以能夠減輕照顧者工作壓力的樂齡科技非常重要。他指出,院舍對團隊研發的實時智能離床監測系統eNightLog裝置需求殷切,四間合作院舍均有設置相關系統。在有需要時,系統會為照顧者提供實時警報,讓照顧者能夠及時提供支援,從而達到預防長者游走、夜間離床或跌倒的情況。開發團隊同時為裝置開發了手機應用程式,讓照顧者能夠隨時隨地遙距監測。

 

鄭永平認為,樂齡科技產品的研發過程需要與用家不斷溝通,才能研發出符合用家需要的產品,然而技術提供者卻鮮少有機會能夠與用家交流磋商產品的設計。有賴學系有豐富的技術及專才,同時與安老院舍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而研發成本亦得到香港賽馬會的全力資助,所以能夠專注地為院舍設計出具針對性的樂齡科技產品。他坦言:“一般的初創公司將產品推出市場時需要考慮成本、產業化、長遠發展等問題,因此在設計上會遇上不少掣肘。”

 

全方位推廣

計劃除了與院舍合作外,另一重點是居家安老的推廣和普及。位於理大的“賽馬會智齡匯體驗中心”便擔當着連結社區的角色,中心不但作為一個基地讓各持份者交流溝通,同時以公眾教育的方式,向社區人士傳遞將智齡科技融入生活的信息。

 

中心定期舉辦參觀導賞團、不同主題的講座和工作坊,並邀請學生助理和長者義工擔任“智齡大使”為來訪者導覽。“讓學生參與其中,能夠讓他們了解長者的需要;長者義工則可分享自身經驗。”計劃團隊更在中心設計出一比一的智能家居示範單位,展示樂齡科技如何融入家居生活,讓來訪者能夠具體地了解產品的用途。同時,中心更設有樂齡科技產品庫,以衣食住行等分類,展示世界各地的樂齡科技產品;互動體驗區則示範嶄新的樂齡互動遊戲,藉此讓更多公眾能親身體驗善用樂齡科技的好處。

 

鄭永平期望中心能成為樂齡科技樞紐,將所有與樂齡科技相關的持份者,包括長者、照顧者、安老服務提供者、技術提供者、醫護人員、學者等匯聚一起。

 

 

張梓昌:樂齡產品商機無限

香港人口愈趨老化,長者服務需求亦漸見殷切。有效運用科技,足以提升長者的生活水平。在本地,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下稱生產力局)期望通過“智齡”,為用家和服務供應商締造共用平台,從而推動本地創新產業多元化和樂齡科技市場的發展。

 

Ageing Asia曾發表一項《銀髮商機指數》報告,在15個亞太地區中,根據60歲以上人士的存款、人口、壽命等計算,香港排行第二。而2020年亞太區的銀髮經濟更將達3.3兆美元,可見樂齡產業的商機無限。

 

人口老化迎來新機遇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創新總監張梓昌認為,樂齡科技產業機遇處處。世界各地正致力將創新科技融入安老服務,希望可以令樂齡人士活得更舒適,亦可為照顧者帶來方便。

 

張梓昌舉例,“智能助聽眼鏡”就是借用流動應用程式的電子語音接收功能,配合智能眼鏡上的骨傳導耳機來增強佩戴者聽力。局部拾音及擴音功能,讓佩戴者可以保持社交互動和改善生活質素。而為社福機構安老院舍研發的“樂齡護理監察系統”,則利用物聯網通過指定的應用程式和智能便攜設備,實時收集院友的健康數據,並以智能傳感器來追蹤院友的實時位置,確保院友安全,提高院舍的管理效率。

 

在張梓昌看來,隨着科技、醫學及生活條件的進步,樂齡市場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會相應提高。市場對樂齡產品的需要,不再局限於意外處理及預防產品,而會更着重全方位提升生活質素,如安全與健康、社交連繫、日常生活管理等。

 

逾百機構組產業聯盟

本地業界研發出新技術和新產品後,如何測試和調整?院舍等服務機構對於樂齡產品的需求如何配對?從海外引入產品和服務如何本地化?以上種種問題,均是“智齡”平台關注的重點。張梓昌期望“智齡”平台能促進香港樂齡科技產業各持份者的溝通和交流,協助尋找資金、填補文化及市場規模的差異、提供產品測試平台。更理想的是打破產品開發者、使用者及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隔閡,並將技術應用於與樂齡人士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發揮良好的協同效應。

 

張梓昌補充,現時已有超過100間機構加入“智齡”,參與機構的層面非常廣泛,包括政府部門及半官方機構、社福機構、衞生醫療機構、行業協會、研發及教育機構、製造業界,以及初創企業,非常多元化,涵蓋了官、產、學、研四方面,組成了香港首個樂齡科技產業聯盟。

 

定期交流 激發思維

為促進各界對樂齡科技的交流,“智齡”在過去一年舉辦了超過10個樂齡科技會議、論壇及集思會,邀請行業人士交流及探討樂齡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樂齡科技產業如何紮根香港等。平台的代表亦在不同的大型展覽中擔任講者,在行業發展、政策和基礎設施領域等方面激發思維及尋找新機會。

 

“智齡”透過定期活動交流行業資訊,令行業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和持續改善。同時,他們亦致力成為香港樂齡科技的先導者,與各界合作,研發為本地銀髮市場而設的產品,開創用家、服務機構和社會的三贏局面。

 

展望未來,張梓昌期望平台能繼續發揮聯盟角色,善用生產力局在科技知識上的優勢,針對業界的痛點,提供樂齡科技產品測試平台服務,協助剛研發成功的產品在特定場景中試用,評品產品是否安全、可靠,以及用戶體驗如何。此外,平台更準備設立服務中心,為業界提供一站式及端到端服務,協助開發樂齡科技產品的中小企及應用方配對,並建立樂齡科技知識資料庫,為產品研發及商品化打好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