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1年5月
衝上雲端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紛紛推動數碼轉型,專攻網上平台,令雲端服務需求大幅飆升。而雲端技術也轉過來推動不少新興行業發展,例如智能物流、互聯網金融、網購、線上教育等。可以預期,即使疫情過後,雲端服務亦將持續迅速增長。

 

 

 

劉彬星:雲端改變生活 營商務必革新

疫情推動企業數碼轉型,令雲端服務的需求大幅增加。與此同時,大眾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模式,亦受數碼化解決方案影響,成為一種“新常態”。阿里雲智能港澳及菲律賓區域總經理劉彬星認為,隨着商業活動陸續重啟,不少企業迫切地應用網絡科技,促成雲原生的概念日漸普及。所謂“雲原生”,是指從開發之始就建立在雲端環境中的軟件開發與部署模式,目的是使開發到持續運作的流程更加有效率及更容易調整。當它變得與大眾生活密不可分,將會支撐未來商業系統及世界的構建。

 

雲原生是雲端計算領域內最重要的技術理念之一,保障了所有前沿技術的穩定、快速和安全運作,並將重塑IT技術體系。劉彬星舉例:“阿里巴巴核心系統全面使用雲原生產品後,去年天貓雙11期間的資源效率成本較四年前下降80%、研發運維效率平均增加超過10%、規模化應用交付效率提升一倍,實現了更佳彈性和調度能力。”

 

企業“上雲”勢在必行

在新常態下,劉彬星認為“上雲”對企業而言是勢在必行:“雲端產品能提供速度、靈活性及穩定性,並能對業務發展及業績增長帶來益處,企業應該要意識到‘上雲’的迫切性。”

 

現時經濟前景、業務需求變化等仍充滿變數,因此劉彬星建議企業的IT部門主管和管理層,要提前對包括雲原生等產品全面佈局,全力提升服務穩定性,準備好釋放技術生產能力,以迎接隨時到來的市場需求反彈及其他機遇。

 

本地海鮮選購平台“鮮直送”(FreshGo)正是其中一個在疫情中能捕捉市場需求的例子。“鮮直送”早在2019年便在阿里雲的支持下,將平台的業務託管予雲端伺服器,節省成本,以彈性應對最大流量及閒置容量。而疫情期間,“鮮直送”更打通了物流、訂單、付款等服務,大幅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公司亦嘗試透過線上直播介紹海鮮產品,並成功實現銷售額近十倍的增長。

 

劉彬星更補充,在阿里雲為中小企客戶搭建自家購物網站的過程中,經常收到緊急上線新產品和新功能、公眾假期應對流量峰值等需求。“阿里雲的雲原生方案能支持不同規模的企業,按照需求配置資源,靈活調整容量。”

 

O2O乃新零售發展方向

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2020年香港全年零售業總銷貨量跌幅超過25%,為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面對疫情帶來的危機,本地零售商一直積極尋找解決方案,而線上線下(O2O)融合正是新零售的發展方向。

 

在今年三月,阿里雲舉辦了面向零售業的網絡研討會。周大福及卓悅等本地零售商在會上表示,疫情令消費者適應了以線上購物為主的新消費模式,對電子商務體驗的要求亦日益提高。面對這個趨勢,周大福整合實體店及電商的工作流程,融合線上線下銷售,令消費者可以多渠道無縫購物,以提升業績及營運效率;卓悅則建立聯通付款、物流和數據三大業務基建的統一平台(“三通一平”),克服了本地及跨境電商業務的固有難題,大幅降低管理成本。

 

劉彬星指雲端服務供應商會協助零售商改善及解決經營上遇到的痛點,例如阿里雲最近在本港推出的新零售物聯網解決方案“雲價簽”,支持零售商以幾乎同步的速度更改數以億計商品的價格,還可展示實時庫存、訂貨狀態、陳列詳情等多種資訊,大大提升門市營運效率。

 

而除了零售商外,劉彬星認為金融業對雲端的需求亦愈來愈大。他透露,阿里雲將在這方面全力投入,希望透過更完善的技術和服務為香港金融業的數碼化轉型賦能,協助金融客戶更好制定服務。

 

 

 

陳俊偉:數碼轉型事在必行 雲端服務勢持續增長

疫情加快工作、生活各個層面的數碼轉型,從學生上網課到上班族“在家工作”,再如日常生活包括外賣、網購等,統統都是雲端服務的應用例子。香港電腦學會新興數碼技術總監陳俊偉表示, “近年雲端發展非常迅速,我們的生活已經跟雲端形影不離,手機上大大小小的Apps背後,其實也是利用雲端供應商所提供的服務。”

 

他認為,數碼轉型事在必行,無論是中小企或大型企業也需要轉型,而雲端則提供了一個快捷、可靠、彈性、伸延性高的平台,讓企業發展新的數碼服務和應用。同時,數碼轉型的應用需要大量雲端服務支援,令相關服務的需求飆升。

 

雲端服務前景明朗

“在未有雲端技術之前,一般只有大型公司才有能力購置大量的伺服器或建構大型的網站或數碼服務。”陳俊偉指出,現時情況則大有不同,“如今你只要有一張信用卡,就能夠即時享用和大型公司相同的在基礎建設和雲端服務的伸延性;加上pay-as-you-go,大大降低了起步門檻,加強了創科的營商環境。”

 

而雲端技術的優勝之處在於“全球性”,服務可以涵蓋世界各地,不受地域限制。至於哪些行業對雲端技術的需求較大?陳俊偉表示,基本上所有行業都對雲端需求龐大,其中金融、保險、零售等界別的需求更加是急速增長,“因為雲端服務發展成熟,在保安方面也要求嚴格,符合這些行業合規的要求。”

 

陳俊偉認為,雲端服務的發展前景非常明朗,並指有不少雲端服務商同時提供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協作通訊軟件、手機程式開發、物聯網等服務,以至區塊鏈,這些都是雲端服務商未來的重要發展。“雲端服務將會百花齊放,讓用家可選取更適合自己業務需要的服務。”

 

從客戶角度設計服務

陳俊偉又建議,雲端服務供應商在追求推出新服務時,要多留意用戶體驗,從客戶的角度設計合適服務,盡量善用雲端所提供的快捷好處,例如以人工智能建構更人性化的服務;數據的運用也是重要一環,這些數據將對企業來說是有用的寶庫,為未來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帶來無限的商機和可能;此外,可多利用一些現有的雲服務去建構企業的數碼架構,加快開發和減低成本。

 

在急於推行數碼轉型的同時,陳俊偉提醒企業不要忽略資訊保安的基本工作,也要好好計算雲端服務的營運開支,企業是否真的能從中受益。

 

雲端保安不可鬆懈

雲端服務能助企業拓展商機,但過去不少企業對雲端平台的安全性存有疑慮,對此陳俊偉回應:“依我觀察,近年企業對雲端的信心較過往有所提升,原因是一般大型的雲端供應商都投放極大量的資源在資訊保安上,無論在國際認證或行業合規方面,都能符合要求。”

 

然而,陳俊偉仍不時聽聞一些資訊保安的漏洞在雲端上發生,而很多人都存有謬誤,以為將伺服器搬上雲端就能加強保安。他強調,在網絡和軟件設計上的保安工作跟以往沒有雲端的時候分別不大,這些工作都需要繼續進行。

 

雲端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但陳俊偉指出,保安工作仍需由企業自行負責。他建議企業加強雲端和資訊保安的訓練,提高員工對資訊保安的意識,“在使用公共雲服務時,須注意敏感資訊是否妥當儲存、有否加密儲存、會否和第三方分享等。”他又提醒企業,有不少國際標準須符合,歐盟資訊保安要求亦甚高,觸犯這些法例會為企帶來相當高的罰款和嚴重刑罰,宜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