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 振翅高飛
今年“兩會”首次將低空經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正式納入戰略新興產業的行列。香港一方面擁有相關機械及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但高廈林立的香港對發展低空經濟或造成一定限制。到底香港發展低空經濟有何機遇與挑戰?又應聚焦哪個推展方向?
李帆風
政策帶動 香港低空經濟蓄勢待發
市場有不少意見認為,低空經濟所迸發的新質生產力,將有助加速聯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多元經濟發展。中國移動香港首席顧問李帆風認為香港應善用本身優勢,全面捕捉相關發展機遇,而作為網絡基建的推動者,電訊業同樣可在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低空經濟泛指以低空飛行為依託的綜合性經濟活動,李帆風指出,在應用上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其一是消費類應用,包括傳統的航空運動、低空觀光和私人飛行等,以及近年隨著無人機技術發展而興起的無人機表演;其二是公共領域類應用,如應急救援、遙感測繪、消防等;其三是運輸及物流類應用,涵蓋中小型無人機末端配送、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載人載貨服務;其四是以傳統通用航空器和遙控駕駛航空器進行的長航程應用。香港在消費類應用、公共領域類應用和運輸及物流類應用方面,皆頗具發展前景。
港具三大優勢 帶動全方位發展
“低空經濟涵蓋從上游的航材與核心設備研發、空管系統制定,到中游的飛行器與部件製造、配套服務,再到下游的應用市場拓展,構成一個完整的低空經濟產業鏈。”李帆風闡述,目前內地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廣東省尤其是深圳,已經走在全國最前列,在低空經濟上先拔頭籌。作為大灣區重要的一分子,香港不僅在網絡技術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並且香港在低空經濟的上中下遊環節均擁有獨特的優勢和有利發展條件。
他補充,在上游的研發領域,香港積累一定科研能力,例如全球民用無人機製造的龍頭企業大疆(DJI),其創始團隊就源自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城市大學亦有團隊成功研發尖端的航空航天材料和儀器。而在空管系統建設方面,民航處在空中交通管制服務和空中導航服務方面擁有的豐富經驗,可以將在高空空管領域積累的經驗轉化為適合大灣區的低空空管系統。針對中游的服務領域,維修保養可以依託自由港進口關鍵零部件的便利、飛機工程相關維修人才和設施,加上香港在知識產權保障上的良好口碑,亦構成在無人機維修保養及軟硬件升級服務方面的有利條件。
至於在下游的應用場景方面,他指香港具有多樣化應用的發展空間。除無人機表演、低空遊覽活動外,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新發展項目,以及部分離島的加速開發,都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拓展新的領域、新的空間。隨著大灣區加速融合,打造粵港澳低空跨境通道具有廣闊前景。
善用自身豐富經驗 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在發展低空經濟的過程中,電訊運營商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研發、監管平台建設、政策支持與標準化、衛星物聯網應用、產業聯盟、應用場景開發等多個產業環節均可有所作為。”李帆風續稱,在當下,低空經濟要發展起來,基礎設施必須要先行。電訊運營商作為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者,目前主要責任就是要解決低空通信和飛行路段監控的問題,實現通感一體化,構築低空智聯網。
他強調,中國移動集團在低空領域已有布局,進行廣泛試點並積累了大量經驗數據;繼在2月宣布今年將在超過300個內地城市啟動5G-Advanced(簡稱5G-A)商用部署,並於6月發布了十大低空網聯應用場景,這些場景在香港亦具有適用性。“我們將積極配合政府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的規劃,同時向集團爭取通感一體在香港試點,協同其他香港電訊運營商打造香港的低空智聯網。我們也會聯合合作夥伴,篩選重點應用場景,爭取在香港試點落地。”
及早作好部署 提供全面網絡支援
前瞻通過政策推動低空經濟在港逐步發展,李帆風期望,當局能盡快結合本地航空安全、空域管理、個人私隱、跨境飛行通關程序等各方面的考慮,推出香港低空經濟的發展藍圖,以至相關法例和規管制度,帶動低空經濟上中下游產業鏈、完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及應用落地,從而為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科技創新、創造就業機會及提升城市競爭力這四大範疇,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黎少斌
與大灣區攜手發展低空經濟走廊
所謂低空經濟是指以低空飛行為依託的綜合性經濟活動,近年無人機的應用亦再不局限於空中表演,產業技術和應用層面亦不斷拓展中,並可大致分為消費類應用、公共領域應用及運輸物流應用。根據國家民航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內地低空經濟規模去年已超過5,000億元,六年後有望達到2萬億元。
低空經濟產業鏈潛力驚人
生產力局早年已設立香港工業無人機技術中心,旨在為社會不同行業推廣先進無人機技術及可能的應用發展。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指出,低空經濟普遍以垂直高度1,000公尺以下,可延伸不超過3,000公尺的低空空域。他強調,以無人機等航空載運裝備為核心技術的低空經濟潛力無限,涉及上、中、下游的產業鏈預計可創造龐大商機以至就業機會。黎少斌闡釋,上游指負責設計研發並生產所需的載運飛行器或無人機,中游則指提供維修保養、安全指引及飛行操控員培育等配套支援,最後到下游是指業界實際的應用場景。
他認為,香港在這三個產業環節均具備優勢和有利條件,特別是毗連大灣區城市群,可攜手發展跨地域的低空經濟走廊,可望打造更廣闊的產業應用場景。“香港樓宇密集,可供發展相關配套或基建空間始終有所限制,而發展規劃中的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有鄰近深圳的地理優勢,亦可提供所需土地興建相關基建設施,有望成為香港低空經濟的試點。”
香港具相關人才培養條件
大疆創新佔全球70%民用無人機市場,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汪滔當年於香港科技大學攻讀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並以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為畢業課題,畢業後便創立了大疆創新,汪滔坦言“假如我沒有去香港,便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
黎少斌相信,香港具備創科創新和人才培育的領先條件,而生產力局自2021年起,成為香港首間民航處認可的小型無人機進階等級培訓機構,提供無人機飛行員培訓課程,累計有779人報名,其中657人合格並獲證書,估計未來報讀課程的人數呈上升趨勢。
商業應用落地 突破地域界限
事實上,香港的低空經濟發展早已開展,過去亦有成功研發並實踐落地的案例。黎少斌表示,這些成功案例不僅有助大幅降低行業的部署成本、提高人員的安全系數,更重要是增強各行各業廣泛發展低空經濟的信心。
“生產力局一直積極參與跨部門、跨行業的無人機系統開發,期望進一步發掘無人機在不同產業的應用潛力。例如我們參與研發香港首台搭載人工智能處理技術的隧道施工巡檢航拍機,令隧道結構檢查工作達到智能化、數碼化,工程師只需在地面便可進行安全巡檢,令整個檢查過程更加安全、精準和靈活。其他採用無人機的成功例子尚包括樓宇實時裂紋檢測、噴灑驅蚊殺蟲劑、執行巡邏檢測等。”
黎少斌認為,這些案例技術的商用空間甚大,特別是運輸、餐飲行業。他指出,無人機城際運輸模式不但可突破路面交通的局限,亦大幅降低人員運輸成本,更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地域,“未來,或許我們在遠足路上可以隨時下單訂購外賣,一份熱騰騰的餐點即時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