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19年5月
印度大選左右時局

印度第17屆國會下院大選於4月至5月展開七個階段的投票,將決定人民院(下議院)新一屆議員,至少取得272席的政黨才可組閣推選總理,是次選舉被視為對印度總理莫迪的公投,莫迪未來能否連任,對印度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以至印度與亞太區,特別是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均影響深遠。

 

沈旭暉:印度政局不礙中印經貿合作

莫迪執政四年多以來,宗教衝突與私刑濫用大幅增加。穆斯林、賤民與農民積累對莫迪的不滿情緒,加上今年1月,印度23個地方黨派在加爾各答宣佈結成“反莫迪聯盟”,莫迪的連任似乎正面對着各方挑戰,而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INC)現任主席拉胡爾 甘地,更被視為本屆選舉中莫迪的主要對手。

 

“莫迪經濟學”失效

事實上,印度總理莫迪的政績確實差強人意。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聯席主席沈旭暉指出,成效不如宣傳般理想的“莫迪經濟學”,當中有兩項重點政策,甚至產生了不少反效果。“莫迪政府在2016年11月突然宣佈在一夜之間廢除500及1,000盧比面值的舊鈔,這措施一出,旋即觸發民眾爭相到銀行兌換新鈔,引發群眾混亂及衝突,而且新鈔發行不久,市面上已出現假新鈔。”直至今年3月,英國廣播公司的事實查證小組的調查報道發現,上述政策目標幾乎全部失敗或不足以證明廢鈔措施可帶來成效。

 

另一項自2017年7月生效的稅制改革,同樣成為擾民政策。沈旭暉指出,這項以國家商品服務稅統一取代地方多種稅項的改革,不但未為企業帶來便利,反而當中繁瑣的行政程序、經常延誤的退稅計劃,更招來更多企業不滿。

 

然而,政績欠佳似乎未能動搖莫迪的聲望。沈旭暉認為,經濟表現對於莫迪連任影響有限,因為莫迪是民粹型領袖,宣傳會比政績更具影響力,而根據他過往在印度的人氣,勝算始終看高一籌。

 

反對聯盟團結成疑

另一邊廂的“反莫迪聯盟”聲勢雖頗為浩大,但沈旭暉指出,聯盟是否足夠團結值得商榷,特別是在選戰期間各黨派利益出現矛盾,當中的協調將更為困難。“莫迪的主要對手拉胡爾 甘地未有出席聯盟的‘誓師大會’,而各反對黨也似乎不大願意過分宣傳這位領袖。”

 

事實上,拉胡爾 甘地出選由同屬聯盟的“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印馬共)執政的喀拉拉邦瓦亞納德縣,就惹起印馬共不滿。“隸屬印馬共的喀拉拉邦首長直指,新自由主義政策並非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簡稱BJP)、而是在INC早年主政時引入印度,又重提INC政府於2011年嘗試落實一份生態顧問報告、企圖驅逐居於偏遠叢林地區的農民。” INC作為中間偏左政黨,雖有本錢自我包裝成勞工階級、貧困階層的代表,沈旭暉卻指出,INC似乎未能充分發揮這項優勢。

 

印中具共同經濟利益考慮

莫迪連任,或拉胡爾 甘地上任,又會為國際政治格局帶來甚麼影響?沈旭暉指出,從莫迪任內的政績可見,他對內是奉行國族主義,對外則採用多邊主義。近年,莫迪與美國、日本、澳洲聯手推動“印太戰略”,被視為抗衡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但印度並不願意參與“印太”的戰略、軍事部分,這也是保留迴旋空間。印度一直沒有正式加入“一帶一路”,除了站隊美國外,更大考慮還是守住主權底綫,確保對印度右翼國族主義者有所交代。

 

其實在“一帶一路”之外,印、中兩國就其他貿易合作並沒有太大分歧,沈旭暉指出,兩國有不少共同或相近的經濟利益考慮,亦早在“金磚五國”、亞投行(AIIB)等平台緊密合作。“印度向中國出口農產品,或許是解決農產品供過於求,從而疏導農民不滿的方法:去年6月,印中簽署協議,容許印度非巴斯馬蒂大米出口至中國;去年11月,印度商務部也確認印中簽署了首份原糖貿易合約。中印雙邊經濟關係的緊密,其實遠超雙方民族主義者的想像。”

 

民粹成印度外交定調

至於拉胡爾 甘地的外交取向,沈旭暉認為不外乎打擊恐怖主義,為區內穩定作出貢獻,但拉胡爾 甘地與中國的關係,近月卻在印度輿論引起不少爭議。“拉胡爾 甘地今年初自爆外訪西藏時,曾與多名中國官員會面,談及創造就業問題;他在2017年洞朗對峙期間,更被BJP抨擊秘密與中國駐印度外交官員會面,凡此種種都惹來BJP狙擊。”

 

沈旭暉表示,拉胡爾 甘地立場是否親華尚待觀察,但BJP藉此發動攻擊、將拉胡爾 甘地標籤為“中國宣傳者”,足見印中議題在印度相當敏感。事實上,拉胡爾 甘地即使當選,也不可能改變INC的傳統外交立場,而莫迪近年的民粹作風,加上印度國內媒體的民族主義傾向,早已為印度外交定調。

 

沈旭暉預料,若莫迪連任,他極可能繼續國族主義外交路線,經濟增長總體數字應能持續,即使利益分佈不均,也能以外交手段轉移經濟問題。然而,即使拉胡爾 甘地當選,相信他亦難以偏離國族主義路線,目前拉胡爾 甘地正承諾大規模福利主義爭取選票,卻不為商界所喜,沈旭暉相信莫迪連任機會較高。

 

在國際格局方面,沈旭暉認為印度會進一步利用“一帶一路”和“印太戰略”,因兩者皆需要印度關鍵位置的地緣角力,進一步拓展自身區域的影響力,對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鄰國的掌控或會加強,而這無可避免會和中國構成衝突。“然而中國要回應美國貿易戰,會盡力和其他大國打好經濟關係,預期無論誰人上台,民族情緒都會停留在表層,中印經濟合作則相對順暢。”

 

馬穎德:延續現有政策 落實Made in India

大力推動“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的現任總理莫迪執政四年來,開展如“廢鈔令”及稅制改革等翻天覆地的變革,惹來不少反響。早前赴印度考察的香港貿易發展局亞洲及新興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馬穎德指出,她所接觸的當地商界普遍預期莫迪可以連任,並延續具成效的經濟政策,助印度成為亞洲區內一大製造中心,全面提升競爭力。

 

印度人口超過13億,馬穎德表示,自莫迪上任後,銳意推動印度的工業發展,特別着眼於電器及電子產品範疇,冀逐步將經濟重心由農村轉移至工廠,使國內中產階級數目持續上升,為經濟前景注入新動力。如果莫迪連任並延續具成效的經濟政策,預期印度未來一段時間將可繼續吸引外資,仿照亞洲四小龍以至中國過去的發展模式,享受“人口紅利”帶來的經濟成果。

 

稅務優惠 鼓勵外資

“莫迪在這四年間推行不少改革,部分惹來抨擊,也有較正面的迴響。當中以稅務項目最受關注,如近年一方面將製成品的進口關稅提高;另一方面則為半製成品提供稅務優惠,旨在鼓勵更多國際企業在印度設廠,將部分工序乃至整個製造過程遷到當地進行,令‘Made in India’的目標得以穩步落實。”馬穎德續指出,莫迪更大刀闊斧革新稅制,在2017年推出統一的商品及服務稅,力求整合全國雜亂的稅制,以進一步提升海外投資者的信心。

 

作為一個由29個邦及7個聯邦屬地組成的聯邦立憲共和國,以往印度由中央以至各邦均設有繁雜不一的稅收,對商貿往來構成極大不便,海外投資者尤其感到混亂和無所適從,影響他們的投資意欲。馬穎德指莫迪正期望透過商品及服務稅,將多達十多項聯邦和地方稅收由單一稅制取代。

 

實施稅改 漸見成效

“這項大規模的稅制改革曾一度引起混亂,也有反對聲音指改革後仍有不同稅率是過於複雜。”但馬穎德指出,有關稅改實施至今已漸見正面效應,除政府稅收有所增加外,更顯著的效果是各地政府取消了所有收取地方關稅與消費稅的關卡,大大減省商家的行政成本,對整體企業的營運效率帶來甚大幫助。

 

印度過往以農業為主要經濟命脈,常受氣候因素影響,馬穎德直言,莫迪藉開展“Made in India”的政策,大舉推動工業發展,希望扭轉農業總是“聽天由命”的局面,令經濟更見多元化。“我們接觸的當地商界人士對選舉的意見大致相同,均贊同若莫迪連任,保持上述政策,可達致一定延續性,對印度整個經濟發展會較為正面。”

 

印度製造 香港受惠

提到印度與香港的貿易往來方面,馬穎德引述,多年來兩地建立了緊密的貿易關係。在2018年,印度是香港第七大貿易夥伴,也是第三大出口市場,雙方錄得近290億美元的貿易額;而香港至印度的出口總額亦接近172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電訊設備及零件以及未加工的鑽石等。“隨着‘在印度製造’持續推展,當地對相關原材料、半製成品及機器的需求料會繼續上升,相信印度與亞洲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將更頻繁,香港作為亞洲的貿易及分銷中心的角色將越見明顯。另一方面,香港去年已跟印度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對促進兩地投資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