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0年8月
百年騎樓滄桑

今年初,上海街一列舊騎樓被活化成嶄新文創空間,迅即成為打卡熱點之餘,亦喚起市民對騎樓的絲絲記憶。騎樓是極富本地特色的建築,曾佈滿香港大小角落,見證着城市的起落變遷。但時至今日,這種滿載香港風情的建築正急速消逝,估計現存已少於100幢。保育騎樓,不只是保留一幢建築,更是保留一段舊香港的記憶。
 

 

騎樓底下的雲吞麵店、飛髮舖、洋服店、冰室,曾盛載着一代香港人的生活記憶。今天來到市建局的保育活化項目“618上海街”,同樣的騎樓底下,則換成文青咖啡座、古著店、社區工作坊、文化雜貨屋等小店,內容雖異,但紮根社區的本質卻未變。為此項目擔任顧問的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表示,保育過程中參考了新加坡的例子,落成後的效果相當不俗,他亦十分滿意。

 

舊騎樓新面貌 延續社區聯繫

李浩然闡釋,“618上海街”由14幢舊唐樓組成,其中十幢建於1920年代,並附有騎樓立柱,四幢則建於1960年代,以建築物歷史價值而言雖談不上十分高,但因位處舊區,與周遭社區緊密相連,這種社區聯繫反而是其價值所在。“我們建議活化之後,應惠及街坊大眾,保留既有的社區脈絡;此外,必須保留騎樓立柱,令途人走過時有從前逛騎樓底的感覺;最後可將1960年代的兩幢建築作適度改建,以符合現代消防、無障礙通道等要求。”

 

市建局全盤接受上述建議,不但保留了最富特色的騎樓,地下和天台花園更開闢成公共空間,令附近街坊可隨時使用;而內裏亦是清一色平民化店舖,消費屬大眾水平,絕無“離地”感覺。“過去某些歷史建築保育後,只供名牌店舖進駐,與一般小市民的生活完全切割,被人們詬病至今。反觀這次‘618上海街’,既保留了建築特色,定位亦回歸平民化,更開闢了新的公共空間,效果相當不錯。”

 

歷史遺留產物 開發水樓先河

“618上海街”的成功,亦令騎樓這種極富時代特色的本地建築,重回大眾的視野。李浩然指出,所謂騎樓其實是建築突出街道的部分,因過去建築技術所限,須以柱子作支撐,就像“騎”在街上一般,故稱為騎樓;而沒柱子的則是露台。他續指,嚴格來說騎樓的部分屬官地,理應需補地價,但後來政府覺得騎樓和露台某程度亦提供公共服務,為行人遮風擋雨,因此決定網開一面,但就規定該部分不可密封起來,必須保持開揚。

 

但到戰後人口暴增,房屋嚴重短缺,業主紛紛把騎樓封起,劏成板間房出租,堪稱開香港發水樓的先河。“在1950年代時,已有議員在立法局提出質詢,指政府有法不執。當時政府解釋,因應人口劇增,圍封騎樓確實可舒緩問題,如現階段強行執法,恐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故應暫時容忍,作權宜之計。”直至1960年代中期,政府大力發展公共房屋,圍封騎樓方被取締。故此,今天舊區僅存的圍封騎樓,少說也是半世紀以上的“古董”了。

 

全港僅餘百幢 保育迫在眉睫

騎樓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時代逝去,騎樓亦隨之湮滅。“現存的騎樓都建於戰前,因戰後鋼筋水泥技術普及,建築無需再以柱子支撐,因此新建的只有露台,沒有騎樓。”李浩然估計,全港現存有騎樓的樓宇肯定少於100幢,且極可能不足50幢。“騎樓拆了就不會再有,起碼法律上不再容許興建。”騎樓的保育,已迫在眉睫。

 

李浩然認為,騎樓保育固然重要,但保育及活化的方式,亦同樣值得探討。他指出“618上海街”是一個好的範例,顯示歷史建築在保育之餘,亦可做到服務市民大眾,“大館亦是近年較成功的例子,除了保存建築風貌並可免費參觀之外,每年更舉辦大量展覽、電影放映會、工作坊等,市民的參與度非常高。附近的居民、上班族也可隨時進去休息、吃午飯,真正做到融入市民大眾的生活,足以成為日後保育項目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