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香港這寸金尺土的“石屎森林”,耕地猶如奢侈品,農業發展亦如行業之明日黃花。綠芝園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譚嗣籇卻反其道而行,大力發展“科技農耕”,實行“自己菜自己種”。時至今日,公司已成為農業科技的領頭羊,更吸引美國、日本等地專才來訪“ 偷師”。
求學時期,譚嗣籇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修讀建築及室內設計,趁着暑假到大學農業部任兼職一年多,對當地農地生產力、人手等精準投入甚感訝異,“ 當地農場一望無際,但全自動化管理”,由此漸對農業科技感興趣。97年畢業後回流香港,先後參與內地各扶貧及教學交流工作,萌生透過改善農業發展,助有需要者脫貧的念頭。
譚嗣籇坐言起行,報讀理工大學可持續市區發展碩士課程,在研究觀塘活化工廈的作業中,突發奇想構思室內種植的可行發展。適時譚嗣籇食物敏感,對所有含化學成份的蔬果食物均要敬而遠之,加上社會對食物安全及環境保護的意識日增,因此實行“自己菜自己種”,開啟“科技農夫”之路。
傳統智慧與創意結合
2013年,譚嗣籇與志同道合的拍檔成立綠芝園,專注發展室內種植,在觀塘租用2,000呎工廈單位搭建層架種菜,惟受室內空間限制,缺乏陽光及水質問題,導致種植已久仍未見發芽。
譚嗣籇想到當年祖父說過如農地在魚塘旁,農產品會格外優質。於是結合傳統智慧,研發了“魚菜共生生態循環技術”,應用多層式層架種植,底層養魚,魚的排泄物經過植物床裏硝化菌轉化,通過水管,變成層架上方的植物可吸收的肥料。植物吸收氮肥後,同時淨化水質,為魚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形成良性循環,解決室內種植的水質問題。
針對室內種植缺乏陽光問題,譚嗣籇研發“節能LED光波種植技術”,應用不同光譜的顏色燈光照射農作物,配合室內適宜生長的濕度及溫度,無添加的農作物收成日益穩定。以上兩個室內種植技術現已申請專利。
獲阿里巴巴創業者大獎
解決室內種植的根本問題後,譚嗣籇與團隊仍未停步,積極研究精準種植,包括全自動化種植生產系統、大數據管理系統、生物科技+AI人工智能數據分析技術等,實行全自動化科技管理,透過使用適合在市區內應用的可持續農業養殖及種植系統,提高生產效率,並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和衛生安全。
2017年,綠芝園從逾千個競爭對手中突圍而出,奪得“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環球創業比賽大獎”,獲注資逾100萬美元,隨後獲“數碼港培育計劃”支援發展業務,遷入面積達20,000平方呎的大埔工業邨廠房,公司發展前景逐漸明朗清晰。農業科技亦漸受社會注重。
產品質優獲消費者支持
談及創業路,譚嗣籇直言並非一帆風順,室內有機水耕農地理念創新,未獲社會大眾普遍認識,曾因在工廈種植,疑違犯土地用途而被“釘契”。幸經協調後,政府有關部門將“以科技為基礎的作物及水產養殖生產”列作“非污染工業用途”,他笑言“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在室內耕作了”。
綠芝園現種植的蔬菜種類已有50種,長成時間約25至35日,比傳統種植需時縮短約一半,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量減少約95%,每年每平方英尺的產量高60倍。蔬菜質量亦獲消費者支持,並向本地多間中高檔超市和五星級酒店作穩定供貨。
吸納新血冀輸出“ 港菜"
“過去香港農產品種類繁多而優質,如元朗絲苗米便非常有名,只是隨着社會經濟步伐發展,本地農業備受冷待,缺乏年輕人投入,出現產業斷層”。譚嗣籇相信發展室內農耕科技,不但可吸引有志於科技發展的年輕新血加入,也解決室外種植的污染 問題,植物不再受時節、季節、溫度等限制,“ 不用坐天打卦”,可望重振並打響“香港製作”品牌的農產品。
譚嗣籇透露,現與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協商,租借九萬呎單位設種植廠房,希望未來向廣州、澳門等地輸出“港菜”的同時,亦開展中醫藥種植及藥效研究,與毗鄰的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產生協同效應,推動中醫藥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