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1月
打造香港數字經濟發展藍圖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數字中國”,加速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的發展,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提出加強大灣區內創新科技合作,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已計劃共同加強區內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

 

 

 

薛永恒:大灣區效應結合國家政策支持 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十四五”規劃訂立以科技自立自強為重點發展戰略,並力爭於2035年晉身創新國家的前列位置。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香港可望成為具競爭力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透過與大灣區城市強強聯手,未來可抓緊更多創科發展新機遇,同時善用香港所長,為實現“數字中國”的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要達到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薛永恒認為,香港在瞄準國家的重點發展方向之餘,亦必須在創新科技領域確立清晰定位,尤其重要是審視整個創科產業鏈:由基礎科研、取得專利權,再到測試認證、原件製造、品質管理、量產等應用層面;進而是後續的市場推廣、知識產權保護等;以至業績亮麗帶動公司變身獨角獸及上市融資,都要從中發掘香港優勢所在。

 

鞏固產業鏈優勢 持續吸納人才

“香港的強項在於產業鏈的一頭一尾。在基礎科研方面,彈丸之地的香港有五間世界一百強的大學,科研實力強大。”薛永恒闡述,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相對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香港在法律等專業服務領域同樣具有競爭優勢,宜配合深圳、東莞及廣州等大灣區城市,結合各個創科產業鏈的環節,令基礎科研成果可轉化為產業,方能推動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

 

創科發展離不開以人為本,薛永恒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高度國際化、市場化、稅制簡單等優勢,對吸引創科企業及人才落戶非常有利。“特區政府推出多項計劃吸引人才,包括以海內外傑出創科學者為對象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以及鼓勵科研發展的‘香港創新研發平台’。以後者為例,至今已有28間聯合實驗室落戶香港,廣及海內外著名學府及研發機構與香港多間大學合作,推動香港創科產業鏈更趨完善,成效彰顯。”

 

聚焦智能生產 拓展高新科技

儘管香港地少人多,限制了工業發展,但在創科發展大勢下卻可轉危為機。薛永恒強調,香港應聚焦於智能生產或高增值工業,如醫藥等與生命健康相關的產業如用於手術的機械臂及高端診斷等,配合與科研領域各擅勝場的深圳及廣州等大灣區城市合作,增值本身短板,有助吸引更多創科企業落戶香港,正可成為創科發展的規劃藍圖。

 

“當局於2018年更改了香港上市制度,容許開創前瞻性高新科技而未有收入或利潤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融資,有助香港成為高新科技的集資地。”薛永恒續指,短短三年間,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亞洲第一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至今有40多間公司在港上市,市值合共超過80億元,配合同股不同權的上市政策,既令香港整個金融制度更富生命力,亦能配合高新科技發展。

 

創科漸見成果 基建陸續落成

薛永恒指出,現屆政府至今已投放1,300億元,用於基礎設施、人才培訓及研發等創科範疇。“因應政府支持及業界配合,香港的創科發展於過去數年已取得一定成果,其中初創企業的數目由2014年約1,070間,上升至目前約3,800間;而僱用人數則由逾2,000人增至逾萬人。在融資數字方面,風投基金投放於初創企業的金額,亦由2014年的12.4億元大幅攀升至2019年的100億元。”

 

基建設施是創科發展的另一關鍵,薛永恒強調,特區政府對此亦大力推動,位於將軍澳的先進製造業中心將於明年中正式啟用,在負重、避震、樓層高度、物流支撐及危險倉等範疇均加入特別設計,可望吸引高新科技企業落戶大樓,並可即時投入生產。此外,選址元朗的微電子中心亦將於2023年落成;而科學園第二期擴建計劃,以及數碼港擴建第五期,也將相繼於2024年及2025年完成,為構建創科產業的蓬勃生態帶來更大動力。

 

加強互聯互通 共建大灣區矽谷

薛永恒表示,深圳在應用科研,特別是成果轉化能力較香港強;而東莞及廣州的先進製造業量產能力亦佔有優勢,河套區與深圳創科園僅一河之隔,更易實現互聯互通,未來數年將成為重點發展的核心環節。“更為可喜的是河套區的港深創新科技園第一批次樓宇,將於2024年底逐步落成,由於兼具鄰近深圳的地理優勢,更有條件與其他大灣區城市達至優勢互補。”

 

薛永恒欣見最新《施政報告》明確展現對創科的承擔和投入,在闡述北部都會區這個宏大項目時,更提及聯動深圳科創園區組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新田科技城。他深信,這個創科新地標將可匯聚更多海內外人才,除推展研發和高等教育工作外,亦可為支持高端及智能生產提供土地。“我們很有信心在未來十至十五年,這個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將會成為大灣區的矽谷。”

 

 

 

沈向洋:善用深港合作優勢 建構大灣區協同創新生態

因應“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數字中國”的願景,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理事長沈向洋表示,深圳與去年成立的IDEA皆具有創業者的基因,在政府大力支持及企業的深度參與下,冀借助包括深港合作的優勢,將全球頂尖人才匯聚於此,從事第一流的科研,打通科研產業產,令大灣區的數字經濟發展達致新的高度。

 

為響應國家的號召,沈向洋於去年以“科技擎天、產業立地”的理念,選址深圳成立了IDEA,迅速發展並形成五大研究中心,並組建一支近150人的研發團隊。他闡述,IDEA聚焦於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產業和前沿科技研究,顧名思義,就是希望能匯集一群有想法(idea)的人,尋找解決相關領域問題的新方案。“在我看來,以互聯網、信息化為代表的淺層次、低層次的數字化,需要加快轉型至以人工智能、智能化為代表的深層次、高層次的數字化。”

 

拓開源技術領域與國際平台接軌

回顧過去40年內地科技取得快速發展,沈向洋認為,當中離不開互聯網和開源,前者能讓國民即時接收世界最新消息,後者則讓科研工作者們可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在這十年間,內地的人工智能發展取得巨大的進步,在計算機視覺算法和系統、智能交互式對話等領域,更已走在世界前列,並產生很多原創性的人工智慧技術。”

 

談及未來如何進一步推動科技繼續達致長足發展,沈向洋認為,在開源方面,中國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要實現從抄代碼到貢獻代碼、引領代碼項目的轉變,目前包括鵬城實驗室等機構在開源上已作出榜樣,在工具上更好地貢獻開源,並在平台建設上與國際平台接軌。

 

着重開發認知智能 培養研究型人才

至於在人工智能及數字經濟方面,沈向洋續說,目前的感知智能已愈趨成熟,特別展現於計算機視覺及語音等範疇的發展,但距離真正的智能還有相當遠路,其中認知智能是目前的短板,也是下一步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當中尤其需要注重的是自然語言處理,‘懂語言者得天下’!”

 

人才培養一向是科技研發的重要關鍵,沈向洋表示,國家自改革開以來,在製造業方面充分享受了人口紅利,而內地大學生人數每年都在逐步增長,未來發展必須走出一條培養中國研究型人才的道路,實現從人口紅利到工程師紅利、科學家紅利的轉變。“要讓學生發展成為研究型人才,除了培養讀論文、做實驗、寫論文及作報告這四項基本個人技術外,也要訓練他們與團隊溝通協作及領導才能,以培養更出色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科研人才,駕馭科技,造福人類。”

 

與港大學合作 推動大灣區科技發展

與此同時,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大灣區內創新科技合作的框架下, IDEA亦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聚焦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前沿領域開展協同創新,並在人才聘用、學生培養、項目合作及科技資源共建共享等領域展開深度戰略性合作。

 

沈向洋坦言,這次合作協議簽署是廣深港三地合作典範,IDEA將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產業優勢,以至組建全球頂尖科研團隊的人才優勢,與香港科大(廣州)在教、研、工、投、產等多元領域進行全方位的務實合作。雙方將共享科研資源,共育優秀人才,共創技術成果,共同為大灣區帶來人才增量、技術增量、產業增量,期望可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科技發展與產業升級,共同構建大灣區協同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