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2年1月
憑藉高科技 香港再出發

“ 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以及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因此,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發展機遇,對香港、大灣區,以至國家的未來發展均非常重要。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有不少內容,如發展創新科技、培育科研人才、推動成果轉化等均對香港的創科產業影響深遠。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究及發展)葉玉如認為,香港必須善用自身優勢,積極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宜善用自身優勢

葉玉如指“ 十四五”正值開局不久,港人有必要深入認識其政策,以把握相關機遇。身為神經科學專家的她,自然對“ 十四五”與科創相關的政策倍加留意。她認為,中央對創科日益重視,明確支持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新發展格局正意味着新的發展機遇。透過創科發展,香港將繼續發揮作為國家國際循環重要節點的功能,把握日益龐大和對質量要求不斷提升的內地市場,服務國家之餘,亦實現香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她續指,近年中央及特區政府多項有利創科的政策逐步落實,例如2018年的國家科研資金“ 過河”來港、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科學園擴建工程、向香港多所大學開放“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等,對香港科學界而言是莫大支持。她說:“ 香港擁有多所世界百強大學,在特定領域的基礎研究具有獨特優勢,故應重視基礎科研,因為這是創新的源頭。”她希望香港的大學可以把握機遇,主動參與,甚至是帶領大灣區的科研技術發展。

 

與大灣區城市攜手發展科研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葉玉如說,這是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發展的其中一項重點工作,這為香港的創科發展帶來難能可貴的機遇。她認為,本屆特區政府在創科方面已投放資源超過1,300億元,致力完善創科生態環境,至今漸見成效。香港人才宜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科合作,充分發揮優勢互補,貢獻國家所需,並為自身發展開拓更廣闊空間。

 

葉玉如又以其科研經驗為例,舉出年前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程序簡化的個案,指出兩地互通合作對科研推進有莫大幫助。她更強調,要進一步發展技術,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是推動創科的關鍵。她亦指出,香港具堅實的基礎研究實力,惟市場細小、欠缺完整產業鏈,故龐大的內地市場,對於科學家而言是個巨大機遇。“例如國際上有關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大多以外國人的數據為主,大灣區逾8,000萬人口,有助我們收集更多數據。”

 

高等院校落戶大灣區有利新一代

近年特區政府積極鼓勵香港的高等院校到大灣區辦學,葉玉如樂見其成。她以科大為例,除了廣為人識的無人機公司大疆以外,另一家“ 珠海雲洲智能科技”也成為全國首家無人船艇公司,現在已是知名高科技企業,可見該校在融入國家的創科發展甚具成績。葉玉如說,如今香港高等院校不斷在深圳以外的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地區落戶發展,將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融入國家創科發展,把握新機遇方面締造出更值得期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