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3年10月
ESG新標準助香港可持續發展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發佈首套國際可持續滙報準則,屬全球第一套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申報標準。隨着國際標準出爐,香港也計劃跟隨落實,香港交易所四月發表諮詢文件,當中建議規定所有發行人在其ESG報告中披露符合ISSB氣候準則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並擬於2024年1月1日起的滙報年度生效,設兩年過渡期。
 
 
李惟宏

ESG趨重要  盼政府多支援

ESG概念近年越來越備受重視,其流行程度甚至有人認為需要將之納入中小學教育課程。隨着ESG國際標準出爐,盛傳香港版的ESG標準亦推出有期。在這個講求“可持續”的世代裏,港版ESG標準將為我們帶來哪些改變?

 

符合國策  大勢所趨

本會常董、功能界別(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惟宏指出,2020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曾表示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及至2021年,“雙碳目標”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其指導意義十分可觀。與此同時,香港亦公佈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目標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李惟宏認為,ESG符合國策,綠色金融是支持國家綠色轉型、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在此背景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他分析,對本地金融界而言,發展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將是機遇所在。香港是亞洲的綠色金融樞紐,去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達到805億美元。深圳市政府也連續三年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當中包括綠色、藍色和社會責任債券。因此,香港可以朝此方向邁進,加強與大灣區市場的交流和合作,將有助加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好處雖明確  實行未算易

對於企業而言,ESG政策也能協助企業透過減少環境影響而降低風險,提高長期價值,建立正面形象,從而提升在市場上的優勢,吸引更多投資者,並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因此,李惟宏認為在競爭劇烈的商業世界中,企業制訂ESG目標已是刻不容緩。
 
然而,他也不諱言企業推行ESG存在挑戰。例如在資源方面,將基礎設施導入數位化系統,企業需要一定的管理與維護能力,因此實施ESG的門檻相對較高。尤其對中小企來說,他們未必具足夠的資源與擁有相關知識、經驗的人才,因此實施起來容易碰壁。他又指,現時ESG報告各施各法,不同公司有不同披露方式。應收集甚麼資料及如何收集,也是企業推行ESG的其中一大痛點。
 
因此,李惟宏認為落實港版ESG標準長遠來說是符合國際趨勢的做法。但他強調,由於目前企業推行ESG存在一定門檻,建議監管機構考慮以靈活、循序漸進的方式容許企業在合理期限內做到符合準則,從而將本地的相關要求逐漸與全球基準接軌。
 

盼政府主動支援

李惟宏續指,香港在ESG方面的發展暫時未能與歐美等地相提並論,但也未算步伐緩慢。早在2016年開始,所有香港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已開始被要求強制披露。但他坦言,業界對於推行相關準則所牽涉到的營運成本始終不無憂慮。
 
他認為,政府可透過加強本地ESG人才培訓、提供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數據資源的信息庫、提供綠色貸款的利息優惠及簡化審批貸款的程序等方法,協助企業轉型,加快香港推行ESG的步伐。
 
 
黃明偉

落實ESG新披露準則宜循序漸進

近年ESG在不同界別都引起廣泛討論,香港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表示,不少投資者更主動投放資金實踐綠色或負責任投資等概念,加上監管機構對ESG披露要求不斷提升,現時上市公司均設有完成相關披露要求。因此,目前市場整體對ESG披露的認知是達標,但實踐水平始終有參差。
 

ESG披露認知達標惟實踐水平參差

黃明偉闡釋,滙報水平較高的如兩電、地鐵等大型機構,因其受政府規管,故對披露的要求自然較高;一些大型私人公司注重自身企業形象,以吸引重視ESG表現的投資者,其披露水平亦較好。相對來説,由於要落實全面的ESG工作是十分耗費人力物力,一些不屬於這類的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由於花不起時間和資源,其披露實踐就做得較簡單。

 

倘明年落實新準則 業界期望給予彈性

現時本港經濟復甦勢頭緩慢,不少公司首要工作是改善業務表現,部分公司或會視更多的ESG披露為負擔,故當局在推行新披露準則的同時,應給予更大的彈性,“我們商會亦就此諮詢文件提交意見書,原則上認同本港應跟隨全球大趨勢提升ESG披露水平,惟期望在實施相關新準則時,能考慮到本港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在披露要求及時間方面提供更大彈性。”
 
他續指,現時上市公司面對兩大難處:第一是要求公司披露“範圍三”(包括上下游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排放,這對大小公司都是挑戰,“大公司業務運作分佈各地,數據收集過程比較繁複,需依靠外地廠商、供應商、客戶提供,但所得數據是否準確,如何有系統地驗證,過程中實在存在不少困難;至於中小型公司則缺乏資源和相關經驗,外部顧問服務也未必能涵蓋整個市場對這方面的需求。
 
第二個難處是披露要求中的“情境分析”。“要估算今年氣候變化中、長期對公司的財務、資產影響有多少百分比,當中步驟十分繁複,並需要大量假設和模型,如今年的颱風數量是否能適用於明年的估算,香港天文台的數據模型又未必適用於在海外設廠的公司,這些都增加了估算的難度,若估算失準又如何處理,現階段的說明仍比較模糊。”黃明偉認為,收集數據要求很專業,但估算卻可以很主觀,當中或存在偏差,這些都是不少上市公司的擔憂。
 

營商視野須轉變    ESG專才需求殷切

黃明偉強調,即使新標準實施後設有過渡期,上市公司亦應及早作好準備:“第一是視野,其次是人才,第三才是資源。管理層需要認清監管機構的要求,甚至要以新的視野去看待業務,如把氣候變化提升至策略層面,視氣候風險為企業風險一部分,考慮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對業務和財務的影響;另外,公司需要更專業的意見去評估相關風險和機遇所在,這就需要專門負責ESG的人才,當人力集中在ESG方面的時候會否影響其他部門的資源運用,這都是公司内部需要解決的問題;再加上現時經濟復甦勢頭欠佳,中小型公司要維持基本業務運作已不容易,要在既定時間內做這麼多額外工作,資源分配方面較為吃力。”
 
為協助上市公司適應愈來愈多的ESG披露要求,黃明偉透露,商會近年來已提供不少培訓課程予會員,更計劃今年底前推出與本地披露要求相關的考試及認證,內容以本地交易所披露要求出發,並涵蓋國際準則如ISSB及TCFD等,以提升ESG披露及滙報人員的專業性,盼能協助上市公司在ESG事宜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