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2024年1月
開展數碼港元試驗場

央行數碼貨幣是數碼金融新時代的重要金融基礎建設。去年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聯同多個界別的機構就“數碼港元”不同的應用場景及相關執行和設計範疇作研究及試驗,為未來可能推出“數碼港元”做好準備。

 

周惠強

金管局完成首階段先導計劃  反覆試驗探索“數碼港元”潛在用例

踏入數碼金融新時代,積極研究央行數碼貨幣(CBDC)的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去年五月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聯同多家機構就“數碼港元”的不同應用場景及相關執行和設計事項,進行反覆試驗,藉此完善日後可能落實“數碼港元”的方式。

 

CBDC被視為重要的金融基礎建設,而零售型CBDC更是提升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一環。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總監周惠強指出,局方在零售層面CBDC正採取三軌道方式:包括奠定技術及法律基礎的第一軌道、深入研究用例及進行連串試驗的第二軌道,以及視乎第一及第二軌道的實際進度,配合本地與國際市場發展步伐作出更全面部署的第三軌道,為將來可能推出“數碼港元”作出準備。

 

可編程性有助帶來嶄新的經濟活動

“數碼港元”先導計劃最近已完成第一階段工作。周惠強闡述,16間來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機構參與合共14項試驗,深入研究六大範疇的潛在本地零售用例,涵蓋全面支付、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第三代互聯網(Web3)交易結算和代幣化資產結算。“去年十月發表的報告,總結‘數碼港元’具潛力促進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具包容性的交易,並可促成新型的經濟活動。但由於先導計劃的試驗均在受控環境下以小規模形式進行,因此需要進行更多研究及評估 ,而我們尚未就會否或何時推出‘數碼港元’作出決定 。”
 
周惠強續指,有關報告又顯示“數碼港元”或可在可編程性、代幣化及即時交收三方面,為現有支付生態系統帶來獨特價值。“參與先導計劃的機構對‘數碼港元’可編程性的特性深感興趣,認為或可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嶄新的經濟活動,並有助財務、營運或技術資源有限的小型企業更易整合及自動化與支付相關的流程。”
 
目前,代幣化資產主要通過穩定幣進行結算,周惠強闡釋,倘若“數碼港元”能在區塊鏈上使用或發行,便能直接用於結算Web3和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tokenised real world assets)的交易,降低使用加密貨幣和穩定幣所帶來的兌換損失,以至資產價格波動風險。“在即時交收方面,部分試驗顯示‘數碼港元’或可簡化支付結算流程中的最後一步(the last mile),即銀行把結算後的資金存入收款人帳戶的流程(該流程可能在批發層面支付系統以外進行),有助加快商戶資金結算並減少相關費用。”
 

打擊洗黑錢   平衡私隱和可追溯性

同時,參與試驗的機構亦對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的應用大感興趣。但周惠強表示,雖然採用DLT的設計或能更有效促進“數碼港元”與其他數碼貨幣或資產互通,但處理大規模結算的能力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金管局對是否使用DLT設計保持開放態度。
 
提到發展“數碼港元”的挑戰,周惠強坦言,保障私隱和數據是各監管機構和央行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也是“數碼港元”設計的重要考慮因素。惟在推行CBDC時,若完全匿名則不符合打擊清洗黑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國際監管規定,故有需要附設一定程度的可追溯性,並審慎研判參與者(如央行、電子支付營運商、銀行及商家等)取得用戶資料的程度(如用戶身分及交易歷史等)。
 

探索其他用例  緊貼國際發展

談及“數碼港元”的未來發展,周惠強表示,推出 “數碼港元”會牽涉法律、監管等多個領域的事宜,因此必須先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是否正式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第一階段試驗為探討‘數碼港元’潛在用例提供了寶貴經驗,並指出多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領域,如考慮“數碼港元”在本港貨幣及金融體系的定位、如何與傳統支付系統互通,以及支持業界在創新領域(例如代幣化存款)的發展等。”
 
為促進與學術界在CBDC研究的合作和知識交流,周惠強表示,金管局於去年十月與五間本地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並成立CBDC專家小組。專家小組由五間大學的學者組成,除協助金管局研究有關CBDC的主要政策和技術事項外,也會就CBDC及金融科技相關議題提供意見和培訓,以及舉辦研討會。
 
“國際金融界正尋求更快捷簡便的跨境支付及匯款方案,現時‘數碼港元’的研究重點主要為本地用例,但若可將應用範圍擴展至跨境支付結算,或能帶來更多潛在效益。”周惠強透露,金管局計劃於今年啟動第二階段先導計劃,探索“數碼港元”的其他潛在用例,或會研究“數碼港元”的跨境使用方式,亦將繼續積極與業界、學術界及其他持份者緊密合作,並參與國際論壇,緊貼零售層面CBDC在國際市場的發展。
 
 

陳光

積極探索模擬“數碼港元”的商業應用潛力

“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測試了多個創新用例,為未來“數碼港元”的發展奠定基礎。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屬首批參與該項先導計劃的銀行,由去年九月初正式啟動模擬“數碼港元”預繳式服務的試驗後,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其後將適度擴大試點商戶範圍,並首度邀請外部客戶參與驗證。
 
隨着金融科技迅速發展,央行數碼貨幣(CBDC)近年已逐步被全球央行納入發展綱領。作為入選“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16家金融機構之一,中銀香港通過參與試驗,收集商戶和客戶的意見,進而與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分享試驗進度及成果,重點探索 “數碼港元”的商業應用潛力。
 

驗證預繳服務用例   建構健康生態循環

中銀香港數字貨幣專項工作組副總經理陳光表示,在金管局的指導下,該行積極支持央行數碼貨幣的研究和試驗,為模擬“數碼港元”預繳服務的用例進行驗證。在正式啟動模擬“數碼港元”試驗前,也經過周密的前期準備,期望把握是次金管局開展“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契機,為零售中小企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建構一種健康的預繳消費生態循環。
 
“首階段試驗開放予該行員工通過中銀香港流動支付應用程式BoC Pay購買預繳式服務產品,其後再由參與試驗的中小企業邀請合資格的客戶參加。”陳光表示,有關模擬“數碼港元”試驗透過現有的中銀香港BoC Pay及BoC Bill “收錢快”進行,以有效降低商戶參與這次試驗預繳式消費的技術門檻和額外資源投入。
 
中銀香港在模擬“數碼港元”的應用中成功應用數字貨幣的可編程特性,並在預繳式消費應用場景進行試驗。在是次試驗中,該行引入了約十家涵蓋美容、醫療、健身、教育等行業的試點商戶,他們可自行制定預繳產品合約的執行條件,讓消費者選購心儀的預繳服務產品。而在購買過程中,消費者的資金會轉換為模擬“數碼港元”,再充分發揮數字貨幣的可編程性,然後按合約條件自動執行定額或非定額支付。一旦商戶未能履行合約,餘下資金亦可退還予消費者。

 

擴大試點商戶範圍   探索更多應用價值

就金管局公佈《“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報告》,陳光指出,該行自啟動模擬“數碼港元”試驗以來,持續收集商戶及消費者的意見。“根據本行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當中85%受訪商戶認為,相對傳統的會員獎勵計劃,本方案更能增強消費者的忠誠度,並有助降低商戶開展預繳消費時的技術門檻和額外資源投入。與此同時,該方案也可有效增加消費者對預繳服務的信心,從而減低他們對資金安全性的顧慮。本行將會根據消費者及商戶的意見反饋,進一步優化現有方案;同時會根據金管局的推進計劃,探索模擬‘數碼港元’在更多場景下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