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一帶一路”與香港

繼上世紀的改革開放後,香港多次乘着國家政策的東風而經濟騰飛,“一帶一路”是歷史上另一次的世紀機遇,其深度與廣度都是史無前例。

 

改變全球經濟局勢

正當全球競爭激烈,外圍經濟亦相對疲弱,當前國家推出“一帶一路”戰略的藍圖正在慢慢開展,部分項目優先推行,但許多具體詳情仍未完全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帶一路”戰略令沿帶沿路60多個國家及地區互聯互通,令44億人口都受惠,為歐亞各國創造新的經濟亮點,將會有更緊密深切的商貿合作及經濟融合,更為全球創造一個新的經濟引擎。

 

做好準備  迎接機遇

“一帶一路”千載難逢,香港工商專業界必須抓緊這個黃金機遇,令我們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再上層樓,踏上經濟發展的新台階。

 

特區政府應盡力協助商界捕捉先機,特首已經公開承諾,為更積極向中央領導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來港設立雙總部或分支機構,香港參與更多“亞投行”業務,尤其在審核及會計帳務處理方面極具優勢,讓香港發揮好“超級聯繫人”的重要角色,在政府之間的層次為本港金融工商界探取最新、最詳盡的“一帶一路”項目發展資訊和參與機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抓緊機會,香港須同時提升本身軟件和硬件的建設,吸引更多內地及海外企業利用香港作為融資平台,充分發揮香港完善的金融體制、國際商貿網絡、高質素的專業服務、自由市場、流通資訊、金融專才等現有優勢。

 

“一帶一路”戰略帶動數以萬億元的大型基礎建設及發展項目,融資方面會有龐大需求,更衍生眾多金融中介業務,雖然“亞投行”及“絲路基金”將提供有關項目的融資,但香港金融業亦可以分一杯羹,給參與“一帶一路”基建項目的海外企業提供一個的融資平台,透過銀團貸款或發行基建債券等方式,尤其對於較為成熟的基建專案,提供上市集資及其他資本運作服務安排,進一步為香港資本市場提供新的增長機遇。

 

“一帶一路”更會為香港帶來新的投資機遇。目前“外匯基金”的“長期增長組合”側重投資私募股權市場及房地產,出路狹窄。反之,對於政府新設的二千幾億元“未來基金”來說,基建項目現金流較為穩定,既可以滿足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對“未來基金”應藉長線投資賺取較高的回報”的要求,又可優化投資組合。政府應跳出舊有框框,“未來基金”大可考慮撥款適當地投資“一帶一路”的基建及資產項目。

 

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少基建項目將以人民幣進行融資,因而催生新一輪的金融需求,有助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未來只要這些基建融資能夠在香港大部分進行,必定令本地離岸人民幣市場帶來一片新的景象。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一日千里,離岸人民幣清算系統已成功走進歐美,甚至慢慢地覆蓋全球,而且跨境的金融政策配合多個自貿區的密集出台,再加上人民幣資本賬借助“滬港通”、QDII加快開放及“基金互認”等多項因素匯集下,人民幣自由兌換已是指日可待,有經濟專家更預料在2018年可提早實現,屆時中國連接國際的通道便水到渠成,自行達到內聯外通。

 

力強離岸人民幣市場地位

事實上,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總量規模和服務水平已經成為全球之冠,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已超越10,000億元。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已開始出現樽頸,不少數據顯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支付份額的增速,已不及新加坡等其他人民幣離岸中心,不過香港在人民幣產品開發方面,產品種類始終太少。

 

隨着國家深化改革開放,內地多個自貿區紛紛崛起,更加速金融改革、人民幣國際化或資本賬户開放的步伐,加上早前中央確立於2020年建造上海為國際金融中心,截至去年9月底,上海自貿區已經吸引了4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進駐。雖然香港金融優勢突出,一直是內地企業外闖的橋頭堡,但地位並非不可取代。

 

“一帶一路”將會帶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角色,吸引境外投資者來港的誘因亦漸逐步減低,香港很多先行先試的獨特優勢亦難以持久,作為內地金融中介的角色亦受到威脅。因此香港不僅要把握“一帶一路”的黃金機遇,更要推動金融發展的深度改革,自強不息,才能保持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

 

爭人才  推科技  保金融

香港整體經濟多年來仍未能實現產業多元化,金融業作為產業的重中之重,角色更形重要,但金融業亦面對着不少挑戰,亟待政府制訂及實施全面的政策。

 

人才短缺是業界的首要難題,金融發展局早前發表《發展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研究報告》,指出本地私人銀行的前台及中台等部門人才短缺,建議切實做好人才的規劃、加強培訓以及制訂優化入境計劃,才能在國際人才爭奪戰吸引更多專才。

 

其次,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特區政府一直鼓勵推行創新科技,在推動金融科技看似順理成章,但事實上香港金融科技發展一直強差人意,落後於全球形勢。相對而言,內地互聯網金融業務卻如火如荼,已發展至B2C (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 (Customer to Customer),涉及的商業模式業務種類,除了較傳統的網上銀行、電子第三方支付外,還包括較新的眾籌、小微貸等多元發展。

 

中央推動“互聯網+”,互聯網結合其他行業,互聯網跟金融業融合,以互聯網金融發展為例,面對全球嶄新多變的金融商業模式,香港的金融監管機構卻因循僵化,現有的法規及監管體制未能與時並進,“眾籌平台”至今未有清晰的法律規管,令投資者及初創企業根本無法可依,不知從何入手,令金融科技發展嚴重失速。政府必須打破框框,敢於創新,鼓勵金融業結合創新科技,真正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在金融軟硬發展急起直追。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