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立會匯報
立會匯報 - 齊心協力抗疫 融入國家發展

無論是抗疫振興經濟,或是把握經濟發展機遇,政府均須拿出政治勇氣和決心,堅決制定和落實政策,方能真正開創香港未來。

 

行政長官今屆任期內發表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主題,非常積極進取,為香港建立了一個長遠的發展大綱。在經濟方面,政府進一步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的定位,不僅推出支持提升傳統支柱產業的措施,更為過去20年錯失的,特別是創科和文化方面的機會追回失地。在產業佈局方面,當局跳出過往以維港兩岸作為商業核心區的發展格局,以突破性思維,前瞻性提出北部都會區。

 

齊心協力抗疫 促進經濟復甦

眾所周知,重啟經濟的堅實基礎和先決條件是有效防控疫情。2022年爆發的第五波疫情已令香港市民和商界五勞七傷,有國際評級機構將今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降至1.5%。中小企因規模所限,在經濟社會環境不穩定時,往往首當其衝。根據統計處數據,2022年1月中小企業務指數由去年12月的46顯著下跌至37.8,眾多行業均受衝擊,尤以飲食、零售、批發為甚,可能爆發結業潮。雖然《施政報告》於經濟新動力篇章中推出“商業數據通”協助中小企融資,以及為中小企建立培訓課程,協助保護知識產權,並且之後推出第五輪及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但在政府新措施下,仍然有部分苦苦經營的中小微企因不符合申請資格而無法受惠。政府須適切調整措施,協助作為香港經濟基石的中小企,以保留香港經濟元氣。此外,因應疫情,經濟活動、消費行為和產業鏈已形成新常態,政府須關注這些新趨勢,協助企業靈活應變和升級轉型,包括積極考慮加碼科技券資助額。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開拓經濟的新動力

在經貿方面,《施政報告》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升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表明會爭取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以10億元資金支援會展業,並擴建設施為行業注入動力。但除以上措施之外,香港可以更加進取,特別是因應國際政治形勢變化及全球供應鏈不穩,國家提出“雙循環”戰略,香港有能力全面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隨着內地即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零售市場,消費市場潛力將持續提升,香港須積極部署逐步改變從現時主要出口歐美轉為出口內地的市場導向,推廣香港品牌,支援港商企業在拓展內地消費市場尋求新突;另一邊廂,可藉着RCEP的機遇,融入區域產業鏈,推動香港企業與內地企業在東盟工業園區的合作,特別是協助從事貿易融資、金融管理、專業服務等企業拓展商機。在金融基建上,特區政府應不遺餘力完善香港離岸人民幣制度建設,以滿足東盟大宗商品貿易使用離岸人民幣結算和國際市場對離岸人民幣投資的需求。

 

在產業結構方面,雖然政府尚未研究及制定出一套完整、具前瞻性的產業政策,但今次《施政報告》突破性提出北部都會區聚焦創科發展,落實了中央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政策規劃,有利於形成香港“南金融、北創科”的“雙核心都會區”發展布局並對接深圳創科發展。政府可參考跨境合作區,與內地協商,放寬兩地人員出入河套地區的限制,便利科技人才自由流動,以及考慮為香港企業在大灣區的研發以及成果轉化給予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施政報告》亦明言香港要回應國家所需,大力推動“十四五規劃”瞄準的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事實上,香港在這範疇的科研根基向來深厚,惟配套設施不足,行業亟需政府制定短、中、長期的生命健康科研發展藍圖並盡早規劃新田科技城及前瞻性撥出土地,讓企業形成群聚效應,提升土地效益。此外,改組後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應為“再工業化”制定清晰和長遠的政策目標,並優化“再工業化資助計劃”項目,例如提高政府與企業出資比例。為解決技術人才流失、斷層的問題,大力發展職業專才教育,以培訓更多年輕人和轉型就業人士投身創科行業及製造業。

 

無論是全力抗疫促進經濟復甦,抑或是把握經濟發展新機遇,政府均須拿出政治勇氣和決心,堅決制定和落實政策,方能真正開創香港未來,達至政通人和。

 

如對上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歡迎向廖長江議員反映。
地址:香港中區立法會道1號立法會綜合大樓703室
電話:2576-7121
傳真:2798-8802
電郵:legco.office.liao@gmail.com